[实用新型]一种可增加抗侧倾能力的挂车用空气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7020.2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8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2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增加 抗侧倾 能力 挂车 空气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车用空气悬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的挂车大部分都采用钢板弹簧结构形式,其缺点是平顺性、稳定性差和对路面破坏严重。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家对运输车辆的超载限制越来越严格,对高速公路的养护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之下,带有空气悬架的挂车逐步成为物流公司的首选,这推动了挂车空气悬架结构的迅速发展。
普通的挂车用空气悬架主要由导向臂及其支架,气囊及其支架,减震器及其支架组成,承载力主要由气囊承担,侧向力全部由导向臂承担,此类结构平顺性比较理想,但抗侧倾能力一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平顺性好,抗侧倾能力理想的半挂车用空气悬架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车架两侧设有两导向臂总成3,左、右支架总成18、14间焊接一加强横梁16,左、右加强板17、15上端与车架横梁焊接,下端和左、右支架总成18、14及加强横梁16焊接;两导向臂总成3分别装入左、右支架总成18、14的内开裆处,之间采用调整垫片来调整相对间隙;左、右支架总成18、14与两导向臂总成3通过偏心衬套1用螺栓连接,两导向臂总成3前端与左、右支架总成18、14活动连接,中部与托板5和车桥用螺栓6固定连接;帽型梁8两侧上端安装两个气囊总成9以承受垂直载荷,下端与两侧导向臂总成3的后端固定连接;减震器2上端与左、右支架总成18、14连接,下端与托板5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两侧左、右支架总成间采用加强横梁以及左、右加强板加强,提高了操纵稳定性,同时在车桥后方两侧导向臂总成之间,采用帽型梁连接,提高了整车的抗侧倾能力。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中1.偏心衬套、2.减震器总成、3.导向臂总成、4.盖板、5.托板、6.螺栓、7.压板、8.帽型梁、9.气囊总成、10.气囊上支架总成、11.高度阀上支架、12.高度阀总成、13.高度阀垂杆总成、14.右支架总成、15.右加强板、16.加强横梁、17.左加强板、18.左支架总成、19.调整垫片、20.高度阀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1、2,车架两侧焊接左、右支架总成18、14,左、右加强板17、15上端和车架横梁在两侧焊接,下端分别和左、右支架总成18、14焊接,加强横梁16和左、右支架总成18、14及左右加强板17、15焊接使其成为一整体。
两导向臂总成3分别装入左、右支架总成18、14的内开裆处,之间分别安装调整垫片19来调整其相对间隙;两支架总成与导向臂总成3通过偏心衬套1用螺栓连接,来实现安装过程中的前后位置调整。
车架两侧安置两导向臂总成3,该导向臂总成3前端与左、右支架总成18、14螺栓连接,中部通过螺栓6与车桥螺栓连接,后端用帽型梁8把两侧导向臂总成3固定连接。
车架两侧分别安置一个气囊总成9,该气囊总成9上面通过气囊上支架总成10与车架固定连接,下面与帽型梁8固定连接。
车架两侧安置两减震器总成2,该减震器总成2上端与左、右支架总成18、14螺栓连接,下端与托板5螺栓连接,两侧托板5与车桥焊接。
高度阀总成12与高度阀上支架11固定连接,高度阀垂杆总成13上端与高度阀总成活动连接,下端与高度阀下支架20活动连接,布置在车桥中间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并能克服普通半挂车空气悬架抗侧倾能力不足的弱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7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卡车用消声器支架
- 下一篇:液体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