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涡轮增压器用放气阀驱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16374.7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兴;苏兴良;何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万事兴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2 | 分类号: | F02B37/12;F02C6/1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涡轮 增压 器用 气阀 驱动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器用放气阀驱动器。主要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放气。属控制设备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带放气阀驱动器的涡轮增压器及其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带放气阀驱动器的涡轮增压器,既可以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扭矩,也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排气烟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同时还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放气阀驱动器实际上是一个止回阀,在发动机低速低负载的时候,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则完全经过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载的时候,放气阀驱动器则自动打开涡壳内阀门,而不经过涡轮直接排掉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从而使增压压力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以往的新型涡轮增压器用放气阀驱动器,主要由连接头1、连接杆2、支撑板3、下盖4、中盖5、支架下盖6、膜片7、支架上盖8、上盖9、压缩空气进气弯管10、弹簧11和球面滚珠12组成。其连接头与弯管不可以任意位置组装。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头与弯管可以任意位置组装的新型涡轮增压器用放气阀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器用放气阀驱动器,包括连接头、连接杆、支撑板、下盖、中盖、支架下盖、膜片、支架上盖、上盖、压缩空气进气弯管和弹簧,所述连接头固接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自下至上依次与支架下盖、膜片和支架上盖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紧密夹置于支架下盖与支架上盖之间,所述支撑板、下盖、中盖和弹簧自下至上依次空套于所述连接杆中间,其中支撑板与下盖固接,中盖中间的腔体内嵌入球面滚珠,弹簧嵌置于所述中盖与支架下盖之间,中盖被弹簧压入下盖中,所述下盖壳壁上设有放气孔,压缩空气进气弯管固接在上盖顶部,上盖空套于所述支架上盖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将支撑板、下盖、中盖和弹簧自下至上依次空套于连接杆中间,并在中盖中间的腔体内嵌入球面滚珠,使连接杆一端的连接头根据不同结构可以呈360°任意位置组装。
2、通过将上盖空套于支架上盖外,使上盖顶部的压缩空气进气弯管的方向根据不同结构可以呈360°任意位置组装。
本实用新型连接头和压缩空气进气弯管可以呈360°任意位置组装,装配简单,实用性能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涡轮增压器用放气阀驱动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连接头 1
连接杆 2
支撑板 3
下盖 4
中盖 5
支架下盖 6
膜片 7
支架上盖 8
上盖 9
压缩空气进气弯管 10
弹簧 11
球面滚珠 12
放气孔 13。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新型涡轮增压器用放气阀驱动器,主要由连接头1、连接杆2、支撑板3、下盖4、中盖5、支架下盖6、膜片7、支架上盖8、上盖9、压缩空气进气弯管10、弹簧11和球面滚珠12组成。所述连接头1铆接在连接杆2的一端,旋转扭矩最小达到4.9N·m。连接杆2的另一端自下至上依次与支架下盖6、膜片7和支架上盖8固定连接,所述膜片7紧密夹置于支架下盖6与支架上盖8之间,支撑板3、下盖4、球面滚珠12、中盖5和弹簧11自下至上依次空套于所述连接杆2中间。其中支撑板3与下盖4碰焊铆接,形成六等分点,抗拉强度最小9800N·m,增加了其可靠性。球面滚珠12嵌入中盖5中间的腔体内,弹簧11嵌置于所述中盖5与支架下盖6之间,中盖5被弹簧11压入下盖4中,保证球面滚珠12在中盖5与下盖4的空间中有0.5mm的活动空间。下盖4壳壁上设有放气孔13,用于工作时排除膜片移动时的空气。压缩空气进气弯管10铜焊在上盖9顶部,铜焊强度最小1130N·m。上盖9空套于所述支架上盖8外。所述上盖9、膜片7和下盖4压边密封固定。连接头1表面经过渗氮处理,渗氮深度在12.5μm以上,表面硬度HV=1000~1500。增加了连接头的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万事兴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万事兴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6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动态内存模块的夹式散热鳍片组
- 下一篇:洋伞支架拆解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