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低压端端置结构分配泵提前器行程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6371.3 | 申请日: | 2008-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2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林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41/14 | 分类号: | F02M41/14;G01D5/14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 地址: | 214408江苏省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低压 端端 结构 分配 提前 行程 传感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配泵,具体涉及一种分配泵提前器行程传感器。特别是用于对柴油机轴向柱塞分配泵供油提前角以及供油量进行精确的调节。
(二)背景技术
轻型汽车排放法规的制定,使原来采用机械调速器的轴向柱塞分配泵很难满足柴油机欧3排放标准。这就需要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对分配泵供油提前角以及供油量进行精确的调节。
现有轴向柱塞分配泵提前角调节原理如图1所示。分配泵供油提前角量通过提前器活塞11、高速电磁阀16、行程传感器14和回位弹簧10来调节。行程传感器14安装在泵体9上,提前器活塞11左边是高压油腔12,右边是低压油腔13。在高速电磁阀16开启时,高压油腔12中燃油通过通道15、17流入低压油腔13,高压油腔12中燃油压力减小,回位弹簧10将提前器活塞8向左移动,提前器活塞8上销子18将滚轮座13顺时针转动,供油提前角就减少。供油提前角减少量由行程传感器14测量后输入电子控制器。反之高速电磁阀16关闭,高压油腔12中燃油压力增加,从而推动提前器活塞8,克服回位弹簧10的推力向右移动,使滚轮座13逆时针转动,使供油提前角增加,通过行程传感器14和高速电磁阀16以及电子控制器的联合作用,就可以按柴油机工况要求精确起控制提前角,从而满足柴油机排放要求。
所以提前器活塞行程传感器是上述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要求在0~10mm范围内线性度好,控制容易。
日本zexel公司采用差动变压器作传感器。日本电装公司则通过测量转角时间差来测量提前角变化量。(参看《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徐家龙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采用一般霍尔元件直接测量提前器行程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线性度范围比较窄,仅1~2mm,而对轴向柱塞分配泵提前器活塞行程10mm内线性度误差要求不超过1%,所以满足不了要求。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线性度范围比较宽的分配泵提前器行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低压端端置结构分配泵提前器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该传感器本体安装在所述分配泵的靠近提前器活塞低压油腔端的泵体上,该传感器本体的远离提前器活塞低压油腔的一端设有一个盲孔的霍尔元件的安装腔,该霍尔元件安装腔内设置有霍尔元件和编程器,该霍尔元件与所述霍尔元件安装腔底端固定连接,编程器与霍尔元件外侧固定连接,编程器外侧安装有补偿磁钢,以改善传感器线性度。编程器中的导线通向电子控制器并输入信号。在传感器本体的靠近提前器活塞低压油腔的一端设有另一个台阶盲孔,该台阶盲孔内设置有感应元件,该感应元件与所述提前器活塞轴心线同轴。与提前器活塞运动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新型低压端端置结构分配泵提前器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包括一磁芯杆,该磁芯杆为不导磁材料,该磁芯杆头部安装有强力磁钢,该磁芯杆尾部固定有一连接件。
当提前器活塞移动时,感应元件在传感器本体的台阶盲孔中来回移动,从而使安装在传感器本体中的霍尔元件中磁场产生变化,通过编程器使产生的信号电压与提前器活塞行程成严格线性变化。以满足分配泵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前器活塞行程传感器线性度范围比较宽,体积小,精度高,控制容易,适合大批生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轴向柱塞分配泵提前角调节原理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新型低压端端置结构分配泵提前器行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低压端端置结构提前器行程传感器的分配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感应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传感器本体 1
感应元件 2
补偿磁钢 3
导线 4
橡胶保护套 5
编程器 6
霍尔元件 7
屏蔽套 8
泵体 9
回位弹簧 10
提前器活塞 11
高压油腔 12
滚轮座 13
行程传感器 14
通道 15、17
高速电磁阀 16
销子 18
霍尔元件安装腔 1.1
台阶盲孔 1.2
磁芯杆 2.1
强力磁钢 2.2
连接件 2.3
包边 2.1.1。
凸肩 2.3.1。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林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林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6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