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动——转动转换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9082.7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世芳 |
主分类号: | F16H19/04 | 分类号: | F16H19/04;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动 转动 转换 机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动——转动转换机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机械机构,属于机械类。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行业中应用曲柄、连杆机构的地方很多,很普遍,尤其以内燃机为主或者说内燃机行业中的曲柄、连杆机构的应用是这种机构应用最多的行业之一。这种机构在内燃机行业中是核心机构,这种机构的工作原理是:以滑块(平动)为动力带动连杆再带动曲柄运动,将动力和运动传输出去给执行机构。但是,这种机构的缺点在于滑块(平动)的方向与连杆(轴向)运动不能在一个方向上,连杆(轴向)运动方向又与曲柄接触点处的运动的切线方向始终不能一致,这样就造成了能量的许多浪费,甚至是运动出现死点。因而效率较低,行业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较长的连杆和较短的曲柄来解决,尽管这样不也能消除滑块运动的方向与连杆(轴向)运动方向的夹角,以及连杆(轴向)运动的方向又与曲柄接触点的运动切线方向始终不能一致的问题,而且有的机器需要滑块运动较长的距离时,应用上受到限制,事实上,由于曲柄的偏心运动既加重了能量的消耗又制造了较大的震动和噪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了一种既能使滑块(平动)及其与其相连接的系统在同一方向运动,又能将滑块(平动)转换为转动的具有较高效率的机构,以解决曲柄、连杆运动机构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箱体(1),滑块(2),齿条组合(3),特形齿轮(4)、(5),传动齿轮(6)、(14),中间齿轮(7),锥齿轮(8),辅助齿轮(9),过渡齿轮(10),转换器齿轮(11),转换器(12),连接器(13),轴I、II、III、IV、V及相应的输入(15)输出(16)接口组成。运动原理:滑块(2)、齿条组合(3)的运动方向一致,齿条组合(3)的运动方向与特形齿轮(4)、(5)接触点的运动方向一致,形成最大的推力,实现了动力的最高利用。解决了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时运动方向各异形成夹角而影响动力的有效效率。但是,齿条组合(3)需要往复运动,因此,需要经过转换器(12),连接器(13)的共同工作来解决齿条组合(3)及滑块(2)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动力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从而节能环保;2、易于加工;3、减轻了震动;4、改善了自锁(死)点;5、本机构是一个能独立完成功能的机构,可以组合工作,组合工作的个数不受限制;6、组合工作时独立体的方向不受限制;7、组合工作时经过适当的组合可以实现个别停机,而不影响其它机构的工作,从而实现了应用中的进一步节能;8、解决了要求滑块较长距离平动的问题;9、应用领域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滑块,3、齿条组合,4、特形齿轮,5、特形齿轮,6、传动齿轮,7、中间齿轮,8、锥齿轮,9、辅助齿轮,10、过渡齿轮,11、转换器齿轮,12、转换器,13、连接器,14、传动齿轮,15、输入,16、输出,轴I、II、III、IV、V。
具体实施方式
动力输入(15)通过滑块(2)带动齿条组合(3)运动,齿条组合(3)与特形齿轮(4)、(5)分别啮合通过轴I、II带动传动齿轮(6)、(14)并通过轴I、II将动力和运动分配输出(16),同时传输到锥齿轮(8),中间齿轮(7)调节特形齿轮(4)、(5)的转向,锥齿轮(8)通过轴III将动力和运动传输到辅助齿轮(9),辅助齿轮(9)与过渡齿轮(10)在轴IV支持下将动力和运动传输到转换器齿轮(11),通过轴V将动力和运动传输到转换器(12),在转换器(12)和连接器(13)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齿条组合的往复运动。箱体(1)是整个机构的支持者。
齿条组合(3)与特形齿轮(4)、(5)啮合是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关键,将其设计成特殊形状是为了其能有效啮合,而且能使其相互间的能量传递达到最大。其特征是:齿条组合(3)为双侧对称齿条组合体,同时与连接器(13)固定连接;特形齿轮(4)和(5)均为部分标准齿轮,安装时要注意其朝向在同一平面内方向一致,特形齿轮(4)与特形齿轮(5)经过中间齿轮(7)调节转向一致,齿条组合(3)在其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分别与特形齿轮(4)、(5)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世芳,未经赵世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