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标志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85037.6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46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有宝;丁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长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E01F9/00;G09F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查俊奎 |
地址: | 21005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标志车。
背景技术
为保证施工车辆和社会车辆的安全行驶,加强施工路段交通控制,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在道路施工作业时,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施工,由于施工需要占用社会便道时,必须设置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限速标志等警示标志,警示标志要醒目、齐全,数量充足,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保证安全施工作业。
现在设置警示标志一般时把各种警示标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再加上没有电源对警示标志照亮,不够醒目,移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移动运输方便、标识醒目的一种移动标志车。
该移动标志车,包括带有车轮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发电机和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架上用于警示的警示标志、显示屏和警示灯,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与显示屏和警示灯的电能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电机给显示屏和警示灯供电,显示屏上可显示出有关文字,警示灯可以闪烁,配合警示标志,标识醒目;由于有车轮的车架,本移动标志车可以移动运输方便。
作为对上述移动标志车的改进,所述支撑架由转动连接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下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水平承载架;当上支撑架相对下支撑架转动90°而处于水平状态时,水平承载架支撑起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连接显示屏和警示灯,下支撑架上连接警示标志。这就是可折叠的移动标志车。当需要对移动标志车运输时,将上支撑架相对下支撑架转动90°处于水平状态。
当使用该移动标志车时(工作状态),上支撑架相对下支撑架未转动时,显示屏与警示标志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呈上下布置。
作为对上述移动标志车的改进,它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转动连接的气弹簧。在上支撑架相对下支撑架转动过程中,气弹簧起到了一定的推进和缓冲作用。
上述移动标志车,警示标志包括方向标志和施工标志以及设置在警示标志内部用于对方向标志和施工标志照明的荧光灯,荧光灯的电能输入端与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相连。荧光灯使得警示标志更加醒目。
上述移动标志车,显示屏为LED显示屏,它还包括输出端与LED显示屏输入端相连以控制LED显示屏显示内容的控制器。LED显示屏耗电少。通过控制器可以方便改变LED显示屏显示的内容。
为了方便推动上述移动标志车,它还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底座和用于推动车架的T字形手柄,T字形手柄的下端与底座为可拆卸连接。
为了使用该移动标志车时(工作状态),避免其移动,它还包括固定在车架四个角且可相对于车架沿垂直方向移动的支撑腿。通过支撑腿支撑在地面上,可以将移动标志车比较稳定的停放在某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输状态时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时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移动标志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发电机17、带有车轮及支撑腿15的车架1、警示标志2、LED显示屏8、带有旋转功能的支撑架。
发电机17为整个移动标志车的驱动源,设置在与车架1上焊接固定的框架内,该框架由一组角钢焊接而成,使发电机17固定在原位,避免因运输或移动过程中发电机的错位或滑落引起的损坏,保证对警示标志2、警示灯10和显示屏8的供电。
车架1是整个装置的基础部分,由一组槽钢和角钢焊接而成,在车架1的下部设有四个橡胶轮(车轮),方便本移动标志车转移位置。在车架1的四个角还分别设有支撑腿15,支撑腿15采用螺纹管式,主要由内螺纹管和外螺纹管组成,其中内螺纹管固定在车架1上,外螺纹管旋在内螺纹管内,外螺纹管内相对于车架沿垂直方向移动的长短(伸出内螺纹管的长短)就是通过旋转外螺纹管来改变。在选好停放处后,分别旋转四个外螺纹管,使四个支撑腿15调整到合适长度,将整个装置支撑起,使四个橡胶轮悬空,避免其移动。
支撑架设置在车架上,呈左右对称布置(如图2)。支撑架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支撑架4由竖向撑13和横向撑组成,其一侧用于固定警示标志2;上支撑架9的一侧用于固定LED显示屏8。下支撑架4的底端与车架1固定,固定形式为焊接。下支撑架顶端与上支撑架9铰接。由于上支撑架9与下支撑架4之间用铰链5固定,上支撑架9可相对下支撑架4旋转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长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长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85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