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读卡装置及其控制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7772.2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29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栋;蓝世旻;林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及其 控制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读卡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整合记忆卡容量机制的读卡装置及其控制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储存媒体的演进,闪存(Flash Memory)的相关装置已普遍为大众所使用。由于记忆卡的种类繁多,并且在应用上越来越广泛,于是便有读卡装置的设计产生,并且读卡装置也已成为目前计算机系统的必备外围装置之一,以方便使用者在计算机系统上存取记忆卡的数据。其中,由于读卡装置具有支持多种记忆卡、使用方便等多项优点,因此得以成为记忆卡与计算机系统之间最为方便的传输媒介。同时,通过记忆卡及读卡装置便可让计算机系统上的数据具有可移植性的特点。
目前的计算机系统,不管是桌上型还是笔记型计算机系统,都讲究精美且轻薄短小的设计,以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如此一来,虽然可以解决使用者空间利用上的问题,但是将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的扩充不易,甚至必须通过外接的方式来达到扩充功能的目的。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发现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的硬盘容量有所不足时,首先想到的是增加一个硬盘来达到扩充效果,但若是桌上型计算机系统的内部空间有限或者笔记型计算机系统仅能安装一个硬盘时,则使用者除了必须更换较大容量的硬盘来实现扩充之外,另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外接的方式来实现扩充。但这对使用者来讲,将会造成使用成本增加,以及产生使用上不方便等问题。
而此时若使用者想通过前述所提到的读卡装置来增加储存容量的话,由于目前读卡装置的设计是强调让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通过记忆卡的存取而具有可移植性的特点,因此使用者可能必须使用多张记忆卡,并且在储存数据时要分别针对不同的记忆卡来进行复制文件、粘贴文件等动作。因而,目前的读卡装置可能无法满足使用者作为固定磁盘储存数据的需求。
因此,在读卡装置方面如何加以改良,以更符合使用者应用在扩充计算机系统的记忆容量上的需求,是目前值得进行研究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读卡装置存取记忆卡的特性,再通过软件程序上的改良将多个记忆卡连接器所插接的记忆卡进行整合控制,以成为合并储存空间,由此形成单一且较大的储存容量,以满足扩充应用系统的记忆容量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方案,提供一种读卡装置,应用于一应用系统,其包括:一系统连接端口、多个卡片连接器及一控制芯片。其中,系统连接端口连接应用系统,这些卡片连接器分别插接一记忆卡,而控制芯片连接系统连接端口及这些卡片连接器,此外控制芯片整合这些卡片连接器所插接的记忆卡以成为一合并储存空间,并存取合并储存空间而与应用系统进行数据转换及传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方案,提供一种读卡装置的控制芯片,读卡装置应用于一应用系统,控制芯片包括:一信号传输模块、一卡片接口引擎及一核心单元。其中,信号传输模块是连接读卡装置的系统连接端口,并且与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序列转换及数据传输,卡片接口引擎是连接读卡装置的多个卡片连接器,并且驱动控制这些卡片连接器所插接的记忆卡。而核心单元连接信号传输模块及卡片接口引擎,并且控制应用系统及这些记忆卡之间的数据存取运作。其中,核心单元设计为整合控制第二插卡区的卡片连接器所插接的记忆卡,以成为一合并储存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读卡装置,应用于一应用系统,读卡装置包括:一系统连接端口、一控制芯片、一第一插卡区及一第二插卡区。其中的系统连接端口连接应用系统,控制芯片连接系统连接端口,并且与应用系统进行数据转换及传输。此外,第一插卡区及第二插卡区是分别包含多个卡片连接器,这些卡片连接器是连接控制芯片并且分别插接一记忆卡。而控制芯片设计为独立存取第一插卡区的卡片连接器所插接的记忆卡,以及整合第二插卡区的卡片连接器所插接的记忆卡以成为一合并储存空间,并存取合并储存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7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监控系统
- 下一篇:拍照控制方法、拍照控制装置及拍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