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66081.2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国;马宗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利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凤钦;景丰强 |
地址: | 3156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燃料 蒸发 排放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有化油器的摩托车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集快捷、经济等优点于一身,给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百姓的欢迎。随着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摩托车的保有量持续增长,我国摩托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0万辆。
摩托车在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各个国家和组织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摩托车排放污染,摩托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CO、NOx和HC,这些有害气体通过三种途径释放:一是通过排气管;二是通过曲轴箱;三是燃料蒸发。排气管——采取催化转化器,曲轴箱——采取强制通风(PCV)装置,燃料蒸发——采用燃料蒸发排放控制装置。
在过去我国主要是对摩托车尾气排放加以控制,先后制订并实施了如下排气污染物标准GB14621-93、GB/T 5466-93、GB/T 14622-93、GB 14622-2000、GB 18176-2000,现在实施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标准为:GB14621-2002、GB14622-2002、GB18176-2002,下一阶段将实施GB14621-2007、GB14622-2007、GB 18176-2007。同时也将对摩托车燃料蒸发采取控制,于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等。
目前,解决燃料蒸发排放控制最有效、最常见、能满足排放法规的便是活性碳罐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且能满足欧II标准的摩托车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可有效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且能满足欧III标准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标准的摩托车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包括燃油箱、空气过滤器、化油器、发动机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内部装有吸附材料的碳罐,该碳罐具有与大气相通的通气口,
前述的燃油箱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前述碳罐的吸附口,而前述的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与前述碳罐的脱附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前述的化油器进气口与前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前述发动机的进气口与前述化油器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而前述发动机的尾气排放管路上具有用于净化尾气的催化剂。
进一步,所述的碳罐还具有一限流控制室,所述的第四管路与所述限流控制室连接有一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下能促使限流控制室开启的第五管路,碳罐的取压在第四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包括燃油箱、空气过滤器、化油器、发动机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内部装有吸附材料的碳罐,该碳罐具有与大气相通的通气口,
前述的燃油箱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前述碳罐的吸附口,而前述的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与前述碳罐的脱附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前述的化油器进气口与前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前述发动机的进气口与前述化油器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而前述发动机的尾气排放管路上具有用于净化尾气的催化剂。
所述的第二管路上设置有一使油蒸气逐步增大地进入空气过滤器的限流控制阀,这种结构能降低对尾气排放的影响。
或者,所述的碳罐具有一能使油蒸气逐步增大地进入空气过滤器的限流控制阀,即碳罐与限流控制阀做成一体,该限流控制阀与所述碳罐的脱附口相通,这种结构会对尾气排放有较大的影响。
又或者是所述的第二管路设有一能控制气体流量的电磁阀,这种结构能有效控制对尾气排放的影响。
工作原理是:利用充满于碳罐内的活性炭颗粒的吸附能力吸附汽油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经限流控制阀或电磁阀的控制进行脱附,把吸附在活性炭上面的汽油送入发动机燃烧,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碳罐内的活性炭随之恢复吸附能力。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油箱内蒸发的汽油蒸气排入大气而对空气造成污染。由于燃料蒸发控制系统中碳罐所储存的油蒸汽脱附后要进入发动机供油系统进行燃烧,这将不可避免改变供油混合比,从而影响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所以在控制好燃料蒸发的同时也要考虑控制好发动机污染物的排放。
作为优选结构:所述限流控制阀包括
阀壳,具有进气端口和出气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利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利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6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农用车24伏永磁减速起动机
- 下一篇:固定式直流充电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