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式汽车刹车系统漏油安全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4004.3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3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石振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振铎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B60T1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式 汽车 刹车 系统 漏油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阀,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式汽车刹车系统漏油安全阀。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车辆的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而经常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便是刹车失灵,汽车刹车系统对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但对刹车系统的保养却常被驾驶员所忽视,而且刹车系统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问题多为与刹车分泵连通的管道漏油导致压力失调,使得刹车失灵。
目前,传统的汽车制动刹车装置一般使用压力油通过制动泵使刹车制动带张开而实现车轮制动,现有的汽车刹车装置的压力油直接连通四个轮或两个轮的刹车分泵,当其中一个车轮的刹车分泵的油管漏油时,由于彼此相通,所以其他车轮的分泵也会同时漏油,此时会导致所有车轮的刹车失灵而造成交通事故。
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该领域的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的研究,使得市场上也出现了当一个车轮的分泵油管漏油时,其他车轮还可以将车轮刹住的刹车制动系统安全装置,如专利号为200420058303.0的一种汽车制动系统漏油也能刹车的装置,包括脚刹板、刹车总泵、输油管、车轮刹车分泵及刹车分泵控制的制动带,在刹车总泵向各车轮刹车分泵输入压力油的油管中,于每一车轮前的光滑输油管内各安装有一个阻断油路的滑阀,该滑阀安装在刹车总泵的输油管连通前、后三通的两个出口管内,出口管内位于滑阀两侧的空间为前贮油腔及后贮油腔,该滑阀以密封圈在光滑油管中滑动并将油管密封阻断,在使用过程中,驾驶员踩动刹车板时,压力油推动各滑阀在三通管道内移动,当其中一个车轮的压力刹车油发生泄露,该车轮的刹车便会失灵,但由于滑阀的存在,将油管中的压力油阻断,使得其他车轮中压力油压力的存在,即一个车轮的刹车失灵,而其余车轮的刹车任然有效。
上述滑阀处于一个三通阀内移动,而三通的两出口管与刹车分泵的油管连接,由此可见,三通阀的上端管口为进油口;刹车系统在使用前需将其内的空气抽干,同时灌入压力油,若其内的空气未被抽干,在使用时由于压力挤压油和空气的时间不一样,会影响到刹车的灵活度,由于往往出油口的口径都小于三通阀管口的口径,所以在出油口的出口处会有一个转角,压力油将空气挤压到该转角处时,压力油会将一部分空气挤压到出油口外,还有一部分空气还聚集在转角处而导致排气不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排放空气这一道工序显然只能在压力油从三通阀的上端进油口进入其内后,利用油压将空气从刹车分泵中挤出,这种排放方式存在空气排放不净的隐患,若采用排气泵抽取空气,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不能够允许;而且大部分的汽车生产厂家在实施刹车系统的装配时,大都采用排排气泵抽取刹车系统内的空气,然后装入压力油,使得上述技术方案的适用性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强,且排气方便、干净的负压式汽车刹车系统漏油安全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压式汽车刹车系统漏油安全阀,包括有阀体,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进油口、前贮油腔、后贮油腔、设于前贮油腔与后贮油腔之间的阀芯及与刹车分泵导通的出油口,所述阀体的俯视端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导通、且与进油口连通的容腔,各容腔内分别固设有桶状的密封阀盖,所述各密封阀盖内设有阀芯,阀芯与容腔之间设有抵压弹簧,所述的各密封阀盖内阀芯下端的空间为前贮油腔,各密封阀盖内阀芯上端的空间为后贮油腔,所述与刹车分泵导通的出油口设于各密封阀盖上部、且与后贮油腔导通,所述的出油口分别与前贮油腔及后贮油腔导通,出油口与后贮油腔的连接通道中设有供后贮油腔及出油口导通或封闭的锁止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振铎,未经石振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4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