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平铺绘画层的绘画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61358.2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6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健 |
主分类号: | B44D3/18 | 分类号: | B44D3/18;B32B5/18;B32B7/12;B32B2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51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平铺 绘画 绘画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绘画板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平铺绘画层的绘画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绘画板装置的支撑材料都是使用松木、杉木、桐木等木材,制作方法是将绘画层用钉书钉或圆钉钉在木材做的支撑架上做成绘画框。产品组成中,木材占产品总价的40%左右,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木材。大量的木材需求,需要砍伐和消耗森林,森林是调节气候和保持水土的重要自然资源,过度砍伐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导致地球沙漠化趋势;产品使用木材做支撑物,木材的密度较高,所以质量较大,产品较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作为支撑材料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板替代物来代替木材的措施,节约了大量木材,减少了砍伐和消耗森林量,机械强度符合要求,使用性能优良,密度与木材相比大大降低,所以产品的质量变得很轻,更便于携带和运输的具有平铺绘画层的绘画板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平铺绘画层的绘画板装置,包括在支撑板材层的上、下两表面均通过第一胶粘剂层粘贴的衬托纸板层,在其一衬托纸板层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剂层粘贴有绘画层,在另一衬托纸板层上通过第三胶粘剂层粘贴有背纸层,所述支撑板材层由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
所述绘画层为白色油画布、彩色油画布、油画纸、素描纸、水彩纸或者水粉纸。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板材层使用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代替木材作为支撑材料的绘画板装置,生产时不使用木材作为原材料,节约了大量木材,减少了砍伐和消耗森林,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基本国策;制成的绘画板装置的质量和机械强度符合要求,使用性能优良,并且,由于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密度与木材相比大大降低,所以产品的质量变得很轻,更便于携带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支撑板材层1、第一胶粘剂层2、衬托纸板层3、第二胶粘剂层4、绘画层5、第三胶粘剂层6与背纸层7等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平铺绘画层的绘画板装置,包括在支撑板材层1的上、下两表面均通过第一胶粘剂层2粘贴的衬托纸板层3,在其一衬托纸板层3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剂层4粘贴有绘画层5,在另一衬托纸板层1上通过第三胶粘剂层6粘贴有背纸层7,所述支撑板材层1由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
所述绘画层5为白色油画布、彩色油画布、油画纸、素描纸、水彩纸或者水粉纸。
其制备方法如下:
a、把可发性聚苯乙烯切割成不同厚度的大规格泡沫平板,即为支撑板材层1;
b、在支撑板材层1的上、下二表面用第一胶粘剂层2平整粘贴衬托纸板层3,然后用60~90℃热风将第一胶粘剂层2吹干;
c、将油画布层5一表面涂满第二胶粘剂层4,然后将绘画层5粘贴在支撑板材层1的一面的衬托纸板层3上;
d、在支撑板材层1的另一面的衬托纸板层3的用第三胶粘剂层6粘贴背纸层7,然后用60~90℃热风干燥,最后按需要切割成不同尺寸的油画布板。
制作支撑板材层1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可以从制造厂家直接购得不同厚度和不同大小的泡沫平板,也可以自己切割。选用不同密度的可发性聚苯乙烯,达到不同机械强度要求,通过控制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小颗粒状树脂的粒径也即树脂粒中的空气量来控制材料的密度。粒径小,密度高,材料的机械强度高。本实用新型需要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必须要机械强度高,才能替代木材作为油画布装置的支撑物。密度可以选用15~60Kg/立方米。
在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二面用胶粘剂粘贴纸板的一方面是增加支撑物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平整的纸板面利于绘画层裱粘后的平整,这不光是使产品的外观优美,而对于绘画更重要。选用的纸板为灰版、白版、灰底白版均可,克重150~500g/平方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健,未经宋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61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