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下肢假肢步态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3320.0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0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改平;崔海坡;文丽;沈力行;尚昆;唐建光;徐萌;李萌;周瑜;黄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76 | 分类号: | A61F2/7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下肢 假肢 步态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肢性能测试装置,特别是一种客观的假肢性能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肢体残疾者高达2412万人,为了使这一部分人重新回归社会,就必须要全方位地提高假肢技术水平,完善假肢功能,提高患者康复水平。而在假肢的研制过程中,要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和检验,最直接的实验方法是截肢者穿戴,但在假肢尚未进入实用化阶段时实验难于进行,而且不同的人对相同假肢有不同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假肢所具备的代偿功能就成为假肢研究的必然趋势。但是国内目前尚无能够相对客观地评价假肢步态性能的设备和仪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客观的假肢步态试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客观地评价假肢步态性能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人工下肢假肢步态试验装置,为假肢设计和研发提供平台,相对于正常人的行走步态对假肢的步态进行评价,来检测假肢产品的性能;该试验装置功能之一:能模拟复现正常人的行走步态,即以正常人体行走步态下关节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作为控制源,控制装置模拟腿的运动,复现正常人的行走步态;其功能之二是:实现对假肢步态性能的测试评价,模拟大腿或(和)小腿截肢残疾人行走时的步态,对安装假肢后的下肢假肢关节角度变化等情况进行测试和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下肢假肢步态试验装置由模拟腿、动力源和传动装置以及测控系统组成,模拟腿包括躯干、大腿、小腿、脚板、髋关节、膝关节,大腿阻尼结构、小腿阻尼结构、两套配重结构,其特点是:动力源包括驱动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器;测控系统包括四角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运动控制卡,计算机处理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经支架固定于地面的外箱体,四角位移传感器分别位于两个髋关节和两个膝关节处,用来采集模拟步态的关节角度变化,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计算机处理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经控制系统和采集系统的软件,将采集的人体正常行走时完整步态周期中步态关节角度数据作为控制信号,通过运动控制卡控制动力源,动力源的输出经传动装置驱动模拟腿的运动,用于实现正常人体行走步态的模拟。
大、小腿阻尼结构分别安装在大、小腿上为大腿和小腿提供阻尼力,防止振动。配重结构安装在躯干下面支架内用来调整地面反力,模拟不同体重人体的步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可以模拟人体两条腿的行走步态,将假肢安装在此装置上,模拟截肢患者安装上假肢后的行走步态特征,从而对假肢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数据评价,实现了从机械装置的角度对假肢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价,对假肢步态的评价由原来的肢残者的主观感受转为统一的客观性评价。同时,基于假肢步态与正常步态的差异,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对假肢加以改进,使假肢的设计逐步趋于完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测控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6是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图;
图7是采集系统的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下肢假肢步态试验装置由模拟腿、动力源和传动装置以及测控系统组成。
模拟腿包括躯干1、大腿2、小腿3、脚板4、髋关节5、膝关节6,大腿阻尼结构14、小腿阻尼结构15、两套配重结构9,动力源包括驱动电机7;测控系统包括四角位移传感器13、数据采集模块10、运动控制卡12,计算机处理系统11。
计算机处理系统11经支架固定于地面的外箱体8,四角位移传感器13分别位于两个髋关节5和两个膝关节6处,用来采集模拟步态的关节角度变化。
大、小腿阻尼结构14,15分别安装在大、小腿2,3上为大腿2和小腿3提供阻尼力,防止振动;配重结构在躯干1下面支架内用来调整地面反力,模拟不同体重人体的步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3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假肢转动惯量的测定装置
- 下一篇:骨折固定钢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