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的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52427.3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健;俞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框架 转向 端面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体截面的加工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加工框架车转向轴截面的夹具。
背景技术
框架车转向轴主体为一大直径的圆柱体,其端面一部分为一与转向轴轴向成45度角的平面,在转向轴的加工过程中,由于转向轴直径较大,加工的机床固定转向轴困难,造成转向轴端面难以加工,在加工转向轴端面时需使用多种夹具将转向轴固定于机床上,如此加工效率低下,且存在不安全因素,易造成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的夹具,利用本夹具可方便转向轴端面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的夹具,其包括底板、轴套、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底板四角各设有定位通孔,所述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底板成45度角,所述轴套直径与转向轴直径匹配,所述轴套顶部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压板中心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压板通过螺栓穿过通孔拧入轴套顶部螺孔固定于轴套顶部,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平行于所述轴套轴线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顶部分别拧有螺母,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长腰孔,所述第二压板的长腰孔套于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内并位于所述螺母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的夹具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在底板上固定一与底板成45度角的轴套,轴套顶部通过螺孔用螺栓连接第一压板,底板上还固定连接两根与轴套轴线平行的螺杆,第二压板上开有长腰孔并套于两根螺杆上,并通过螺母压紧第二压板;加工时将转向轴套于轴套内,通过拧入第一压板上的螺栓紧固转向轴在轴套内的位置,使用第二压板压于转向轴端面并通过拧紧两根螺杆顶部的螺母以紧固转向轴端面位置,此时通过底板四角的定位通孔将底板固定于加工机床上即可对转向轴端面进行加工。使用本夹具可方便转向轴端面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夹具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夹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的夹具,其包括底板1、轴套2、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4、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所述底板1四角各设有定位通孔7,所述轴套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并与所述底板1成45度角,所述轴套2直径与转向轴直径匹配,所述轴套2顶部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压板3中心开有通孔,所述第一压板3通过螺栓8穿过通孔拧入轴套2顶部螺孔固定于轴套2顶部,所述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平行于所述轴套2轴线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顶部分别拧有螺母10,所述第二压板4上设有长腰孔9,所述第二压板4的长腰孔9套于所述第一螺杆5和第二螺杆6内并位于所述螺母10下。
本实用新型加工框架车转向轴端面的夹具在底板上固定一与底板成45度角的轴套,轴套顶部通过螺孔用螺栓连接第一压板,底板上还固定连接两根与轴套轴线平行的螺杆,第二压板上开有长腰孔并套于两根螺杆上,并通过螺母压紧第二压板;加工时将转向轴套于轴套内,通过拧入第一压板上的螺栓紧固转向轴在轴套内的位置,使用第二压板压于转向轴端面并通过拧紧两根螺杆顶部的螺母以紧固转向轴端面位置,此时通过底板四角的定位通孔将底板固定于加工机床上即可对转向轴端面进行加工;该夹具固定转向轴方便且稳固,使用本夹具可方便转向轴端面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52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研磨机
- 下一篇:铜电解阳极板铣削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