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8869.0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敏;王卫平;刘东霞;王玉林;温志高;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英威东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3/02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青 |
地址: | 47306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差速器 壳体 毛坯 挤压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挤压成型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 热挤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图1所示是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差速器壳是差速器重要组成零件,发动机的动力经变速器从动轴进入差速器后, 直接驱动差速器壳,再传递到行星齿轮,带动左、右半轴齿轮,进而驱动车轮。 因此要求差速器壳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特别是较高的扭矩强度。
目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多采用铸造方法生产,工艺路线长,成本高, 环境污染大。也有采用模锻成形,但生产效率较低,尺寸精度差,机械加工余 量大,模具比较重大,更换模具不方便,模具加工周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生产工艺 的成型模具,具有重量轻、组装更换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 由上模板、接螺、成型冲头依次螺纹连接而成,所述下模由压盖、成型模、模 座、顶杆构成,成型模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卡座在模座上,压盖卡压在成型 模上后与模座固定连接,顶杆头部位于成型模下部,顶杆杆部伸出模座下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相对于铸造方法和模锻成形方法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 坯,具有生产效率高、尺寸精度高、机械加工余量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热 挤压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工艺提供了模具保证。本实用新型相对于模锻 成形模具具有重量轻、组装更换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
图示说明
图1是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轴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挤压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挤压成型模具内放入预成型坯料后热挤压成型前状态 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挤压成型模具内放入预成型坯料后热挤压成型后状态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3所示是采用热挤压工艺生产图1所示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的成型模 具结构示意图,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1、接螺2、成型冲头3,接 螺2具有上下螺杆,上模板1、成型冲头3分别具有螺纹孔,上模板1、成型冲 头3分别与接螺2上下螺杆螺纹连接,上模板1与压力机活动横梁连接(液压 机活动横梁在图中未进行示意)。下模由压盖4、成型模5、模座6、顶杆7构 成,成型模5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5卡座在模座6上,压盖4卡压在成型模 5上后与模座6用螺栓连接,顶杆7头部位于成型模5下部,顶杆7杆部伸出 模座6下部。
如图4所示,热挤压成型前,在成型模5的成型模腔内放入预变形坯料8, 预变形坯料8具有平整端面及所需变形直径和高度的定位尺寸,从而避免了毛坯 挤压过程产生壁厚差。
图5所示为已完成上模下行将预变形坯料8热挤压形成成型毛坯9的状态。 热挤压成型后,液压机活动横梁上行,同时带动与液压机活动横梁联动的顶杆 7将成型毛坯9顶出下模(顶杆7与液压机活动横梁的具体连接结构在此未进 行示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英威东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英威东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48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打孔器
- 下一篇:嫩化姜芽快速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