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工具手柄及其柄脑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002.2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肖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义勇 |
主分类号: | B25G1/01 | 分类号: | B25G1/01;A01B1/06;B25D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工具 手柄 及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是挖土,打击、刀砍等工具的一种防震柄及其柄脑。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各种工具的柄众多,但大多数柄及其柄脑是不减震的,就拿挖土工具,锄头的柄及柄脑来说吧,其构造是由锄头通过柄脑把锄柄连接而成。当我们用锄头挖土时,锄头和锄柄从运动到入土后的静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惯性的原因,给我们的锄柄带来震颤,特别是土质较硬时更甚,对于那些初挖土的人来说,手很容易挖起水泡,因而给我们大面积的挖土工作带来了困难,而对于那些长期挖土的人来说,往往挖出了厚厚的老茧,甚至裂伤,也给我们造成了伤害。而专利号为CN200610022166.9的专利,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这种因惯性而产生的震颤。给我们造成的伤害。
当然一些打击工具的柄是有减震装置的,比如说专利号为CN95224765.8的这种锤的柄,虽说有一定的减震作用,但是对于装上重锤的这种手柄来说,效果就不十分明显了。而锤的重量跟震颤成正比,而专利号为CN03227950.7的这种锤柄,虽然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但是对于装上这种柄的5千克至10千克以上的重锤来说,就很难使用了,对于刀砍工具就不再说了。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的柄及其柄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承载5-10千克以上的工具的柄及其柄脑。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柄的中间安装一个以上弹性装置,在该弹性装置中安装了支撑体,该支撑体中留有间隙,其两端做成各种形状,柄的两端与之相对应,该支撑体还附着在弹性装置上,还有一条以上抗拉绳连接于柄的两端,柄脑是这样实现的;在柄脑的前端,安装一端可松脱的定位锁紧装置,在其中安装弹性装置,在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凸圈,该凸圈低于弹性装置,该柄脑与工具是松动配合的,且相适应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减震装置的作用。我们几乎感觉不到震颤。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对我们的伤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于5千克以上重量的工具也能适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一些工具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合锄头的一个纵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合锄头的另一个纵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合锤的一个纵剖面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把具有相对错开间隙的支撑体8放入弹簧2内,该支撑体8的两端为凸形,以弹簧2为螺母螺接于柄1的中间,(图中未示出螺接)该柄1螺接处的两端为凹形,且与8的凸形相适应,而抗拉绳3通过螺钉或铆钉10固定在弹簧两端的柄1上,该抗拉绳3为1对以上,(图中只示出了一对)。螺母4螺接在柄1的柄脑前端,在柄脑的中间放置1圈泡沫或弹性塑料6,而凸圈5固定在6的两端,5为一对以上(图中只示出了一对)且低于6。而其后的挡板7固定在柄1的柄脑上。
在图2中,就是把图1中所述的柄1的柄脑的螺母4旋开,然后放入锄头11的锄脑内,再旋好4,上好卡梢(图中未示出),该柄脑与锄脑相适应,且成松动配合,而其后的减震装置可以不要,当我们用该锄头除草或培土等轻松的工作时,只要旋紧4就跟普通锄头一样了。
在图3中,是把图2中的6换成了弹簧2,该弹簧2的一端陷入柄脑内,另一端在锄脑的相应开孔处,再通过螺丝10固定,并且该锄脑与柄脑相适应,该弹簧2为一组以上(图上只示出了一组)而在其后的减震装置中,支撑体8铆接(图中未示出)在弹性钢片或竹片或弹性塑料片9上,9通过抱箍14固定在柄1中间,而抗拉绳3则固定在抱箍14上。
在图4中,把具有相对错开间隙的支撑体8放入弹簧管2内,8的两端为四方形或圆形,而弹簧管2的一端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那样螺接于柄1的一端,另一端焊接在柄1的另一端。该柄的两端也相应为四方形或圆形,抗拉绳3一端通过螺钉10固定于柄1上,另一端焊接在柄1的另一端。在柄1前端固定一个重锤1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义勇,未经肖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扰消除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虚拟拨号安全接入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