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整箱式移动镗孔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14430.6 | 申请日: | 2008-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6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明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4;B23B4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 地址: | 4361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箱式 移动 镗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镗孔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镗孔机。
背景技术
在制造、维修船舶艉轴套管、挂舵臂、舵叶这些部件时,因为焊接变形必须进行现场镗孔加工,这样才能提高艉轴套管前后两轴承位孔的同心度和轴线定位精度以及挂舵臂上下两铜套位的同心度和轴线定位精度。另外,一些不便运输、不能进入机加工车间进行机械加工的大型钢构件上两同心孔的现场加工也会需要移动式镗孔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武昌船厂及浙江福建一带的造船厂采用一种简易镗孔装置,它的特点是部件是散装的,到现场将各种部件搬进船仓内再组装。它包括电机、传动结构、蜗轮蜗杆一付、镗杆、设置在镗杆内的细长走刀丝杆、走刀盒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将镗杆悬空和船体固定连接、蜗轮套装在镗杆一头,蜗杆和电机传动装置安装在船仓内,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和镗杆旋转,于是镗杆内的走刀丝杆旋转,走刀盒沿镗杆方向轴向移动,以此来实现走刀盒上的切销刀的转动和轴向移动,达到切销加工的目的。但是,这种镗孔机的缺点是要多套长短大小不同的镗杆才能满足各种船型的镗孔,成本大,各部件运到船上再组装费时费工,加工周期长,加工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移动镗孔机组装使用费时费工,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整箱式移动镗孔机,它包括机箱,丝杠、镗杆驱动机构,移动滑块,若干导向柱,丝杠传动机构和镗杆伸缩机构。所述丝杠、镗杆驱动机构分别包括两个减速电机,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相对的两外侧面上;所述移动滑块,设置在机箱的内部,其上设有若干导向柱穿装通孔、丝杠螺母安装通孔和镗杆轴承安装通孔;所述若干导向柱,分别相互平行地穿装在移动滑块上的导向柱穿装通孔内,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穿装在移动滑块上的螺母安装孔内且与移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与导向柱平行设置,丝杠旋装在丝杠螺母内,丝杠的下端与机箱转动连接,上端伸出机箱的上表面且与丝杠驱动机构中的减速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镗杆伸缩机构,包括空心转轴、小旋转轴、轴承、旋转卡母和法兰盘,所述轴承设置在移动滑块上的轴承安装通孔内;所述空心转轴与导向柱平行设置,插装在轴承内,空心转轴的上端面与旋转卡母固定连接;所述小旋转轴插装在旋转卡母内且与旋转卡母轴向滑动连接,小旋转轴的上端伸出机箱上表面且与镗杆驱动机构中的减速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法兰盘与空心转轴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小旋转轴与旋转卡母采用花键连接。
所述导向柱为两根,对称设置在丝杠与镗杆旋转中心连线的两端。
所述传动装置分别包括两个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链轮分别与驱动机构中的减速电机和丝杠或小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链条连接两个链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整箱体式移动镗孔机的空心旋转轴转动和伸缩来推动镗杆的转动和轴向移动。采用整箱体形式有以下几大优点:A一机多用,节约资金,节省投资,它既可以平行方向镗孔,也可以垂直方向镗孔;B、安装方便,省时省工,不管是平行还是垂直方向镗孔,主要机体部分都置于放在船仓外地面上,在船上固定完镗杆后将机体在地面上与鏜杆对接就可开始工作;C、运转平稳,加工精度高,因采用整箱体式结构,比简易散装各部件配合紧密,室外加工能达到室内镗床一样的效果。D、小旋转轴穿过旋转卡母深插入空心转轴,因此使得本机小巧,轻便,能随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机箱,2-导向柱,3-丝杠,4、11-减速电机、5、7-链轮,6-传动链条,8-丝杠螺母,9-旋转卡母,10-移动滑块,12-轴承,13-小旋转轴,14-空心转轴,15-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明,未经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