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磁场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测速机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3638.6 | 申请日: | 200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7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雁;江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23/00;H02K3/26;H02K1/02;H02K3/3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印制 绕组 直流电动机 测速 机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绕组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共磁场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测速机机组。
(二)背景技术
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的定子部分采用永磁材料建立大气隙轴向磁场,磁场分布固定且均匀,气隙为平面气隙。电机的转子为薄盘形无铁心印制绕组转子,是由若干层铜导体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层与层之间用特制的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作为绝缘,导体端部与其他导体按一定的方式相连形成电枢绕组。电枢绕组表面兼作换向器,电刷按规定位置与换向器平面接触。由于电机无铁心,没有饱和效应,无齿槽效应,机电时间常数低,机械特性和控制特性均为线性,转矩均匀,调速范围宽,响应迅速,转动惯量小,电感量小,换向条件好,可做到无火花换向。因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结构扁平轴向尺寸小、重量轻、效率高,故被广泛用于仪器仪表和办公设备。
根据印制绕组电机的特殊结构也被开发成测速发电机,其转子与待测速轴同轴,其输出电压大小与所测轴转速成正比。印制绕组测速机的输出线性度好,纹波小。
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常和印制绕组测速机同轴配合构成机组,可用于闭环控制系统。若是电动机与测速机机组能形成一台设备就更方便使用。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测速机机组,电动机和测速机同轴,共用一个磁场,构成整体,分别完成电动机和测速机工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印制绕组直流伺服电动机-测速机机组,包括轴、前后端盖、机座、永磁定子和薄盘形转子,轴穿过前、后端盖,前、后端盖封闭连接机座构成机壳,永磁定子为固定有永磁极的前轭板或后轭板,前、后轭板分别固定安装于前、后端盖。其转子为安装在轴上的印制绕组电枢,位于前、后轭板之间。该转子包括主机电枢与测速机电枢,两组电枢相互贴靠、之间相隔绝缘材料,如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柔韧性玻璃纤维预浸布、聚酰亚胺预浸布、柔韧性酚醛预浸布等,两组电枢相互绝缘,构成薄盘形无铁心整体转子。装在后端盖上的主机电刷与主机电枢的绕组平面接触,装在前端盖上的测速机电刷与测速机电枢的绕组平面接触。
永磁定子、主机电枢和主机电刷构成电动机,在输入电压下驱动轴转动;永磁定子、测速机电枢和测速机电刷构成测速机,当轴转动出输出与其转速成正比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共磁场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测速机机组的优点为:1、电动机和测速机为一个整体,极大地压缩了机组的轴向尺寸,结构紧凑,形状扁平,可更紧密地联接到负载机构上,减小机构尺寸;2、整体机组节约原材料,减少加工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减少体积与重量;同时安装使用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共磁场印制绕组直流伺服电动机-测速机机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转子放大的剖面示意图。
图内标号为:
1、主机电刷,2、后端盖,3、后轭板,4、机座,5、转子,5-1、测速机电枢,5-2、绝缘层,5-3、主机电枢,6、永磁极,7、前轭板,8、前端盖,9测速机电刷,10轴。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共磁场印制绕组直流电动机-测速机机组如图1所示,前、后端盖8、2与机座4联结为一个整体机壳,轴10穿过前端盖7、后端盖2,永磁极6粘结固定在前轭板7上,所用永磁极6为钕铁硼磁极。前、后轭板7、3分别固定安装于前、后端盖8、2。前、后轭板7、3及永磁极6建立大气隙轴向磁场。薄盘形印制绕组转子5安装在轴10上、位于前、后轭板7、3之间。如图2所示,转子5包括主机电枢5-3与测速机电枢5-1,两组电枢之间相隔有特制的树脂预浸渍玻璃纤维布使二者绝缘,装在后端盖2上的主机电刷1与转子5中的主机电枢5-3的绕组平面接触,装在前端盖8上的测速机电刷9与转子5中的测速机电枢5-1绕组平面接触。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棒引线封焊设备
- 下一篇:提高电动机自扇冷却能力降低电动机温升的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