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容补偿绕组的电炉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6643.0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4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詹云珍;冀晋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云珍;冀晋黔 |
主分类号: | H01F27/38 | 分类号: | H01F27/38;H01F27/40;H01F27/4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补偿 绕组 电炉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属于带电容补偿绕组的电炉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本身是一种电感性负荷,由于电感性负荷导前于有功功率90°,从而使无功功率增加,功率因数减小。根据电力部门规定,对于315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功率因数小于90°时,将向用户增收大量无功电费,有的甚至超过实际使用电费的数倍。由于冶金行业目前使用的电炉变压器,高压绕组电压较高为35-220KV,低压绕组电压很低,仅为数十伏至数百伏,且容量很大一般均在8000KVA以上,因此,采用电容器组进行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对电炉变压器用户更为迫切。目前进行电容器补偿时,一般采用在电源侧或负荷侧用并联一电容器组的方式解决,但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不能补偿变压器自身的电感性负荷,补偿效果欠佳。为此,特设计在变压器内部,再增设一组10.5KV的补偿绕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电容补偿绕组的电炉变压器,它的结构是在现有电炉变压器的内部,再增设一组10.5KV的补偿绕组,再在补偿绕组的两端联接补偿电容器组,使变压器自身的电感性负荷与其它电感性负荷同时得到补偿,从而提高了用电系统的功率补偿因数。同时,对于高压侧为35-220KV,低压侧为数十伏至数百伏的电炉变压器,均统一采用10.5KV的电容器组进行无功补偿后,既有利于降低了补偿电容器组的成本,又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系列化产品生产。
补偿饶组的设计和装置结构方式如下:
补偿绕组的设计与三绕组变压器的设计结构方式相同,即除高压35-220KV和低压数十伏至数百伏绕组件,增加了一组电压为10.5KV的补偿绕组,其容量为电炉变压器额定容量。补偿绕组设置的位置有数种:(1)补偿绕组装置在高低压绕组中间;(2)补偿绕组装置在高低压绕组内;(3)补偿绕组装置在高低压绕组外;(4)补偿绕组设在交错式绕组的电炉变压器中。
采用本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不但能可提高功率因数,而且能补偿变压器自身的电感性负荷,减少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并可降低变压器补偿成本,又有利于补偿装置的标准化,系列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电容补偿绕组的电炉变压器的补偿绕组设置在高低压绕组中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电容补偿绕组的电炉变压器的补偿绕组设置在高低压绕组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电容补偿绕组的电炉变压器的补偿绕组设置在高低压绕组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X为高压绕组、2-(a.x)、(a1·x1)、(a2·x2)为低压绕组、3-Am、Xm为补偿绕组、4-铁芯。
其中Am为补偿绕组的进端头端子,Xm为补偿绕组的出端头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电容补偿绕组的电炉变压器对照附图对其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它的结构是在现有电炉变压器内部,增设一组10.5KV的补偿绕组Am.Xm3,再在补偿绕组的进端头Am,出端头Xm端子上联接电容组。为了简明,图中仅画出了两个磁平衡组的排列结构装置,若磁平衡组增加时,用同样的结构方式增加电炉变压器的磁平衡组,补偿绕组的电压可设为10KV、6KV、6.3KV。
补偿绕组的设置结构排列位置有几种:
(1)、补偿绕组(Am.Xm)3排列设在高压绕组(A.X)1和低压绕组(a1·x1)及(a2·x2)2的间隔中间。
(2)补偿绕组(Am.Xm)3排列设在高压绕组(A.X)1和低压绕组(a1·x1)及(a2·x2)2以内。
(3)、补偿绕组(Am.Xm)3排列设在高压绕组(A.X)1和低压绕组(a1·x1)及(a2·x2)2以外。
(4)、补偿绕组(Am.Xm)3交错排列设在高压绕组(A.X)1和低压绕组(a1·x1)2的电炉变压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云珍;冀晋黔,未经詹云珍;冀晋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6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金融税控收款机上的分体式密码键盘
- 下一篇:新型勘察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