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卤煮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9974.3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最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得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A23L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卤煮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煮设备,尤其一种卤煮箱。
背景技术
传统豆制品以大豆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去渣、滤浆、点脑等工艺,制成后放入配好的天然调料中进行充分的卤煮调味,使豆制品具有浓郁的香料味和适宜的口感。传统的豆制品卤煮调味工艺是在大锅中加入水,并添加天然调味料,将豆制品放入锅内直接进行加热煮制。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也是将豆制品放入不锈钢容器中,以蒸汽为传热介质进行卤煮调制。操作人员采用手工操作,并且凭借经验控制卤煮时间和温度。其突出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其工艺参数模糊,人为因素比较大,因此质量不稳定。另外,由于现有卤煮设备的设计缺陷,致使豆制品在卤汁中无法自动进行翻转,均需要人工通过部件进行搅拌,无法使豆制品的每个部位均与卤汁充分接触,从而降低了豆制品表面的色泽与整体口感,还降低了豆制品的质量与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卤煮设备对豆制品进行卤煮搅拌时表皮容易破损,以及豆制品表面的色泽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搅拌时不会破坏豆制品表皮,还能够提高豆制品表面的色泽与整体口感的一种卤煮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卤煮箱,包括箱体与支脚,所述箱体由外箱与内箱构成,所述内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内侧,所述外箱内部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两端设有蒸汽输入口与蒸汽输出口,所述内箱的底部设有气动搅拌装置。
所述外箱的表面还设有卤料进出口,所述卤料进出口包括卤料输入口与卤料输出口。
所述内箱的内部还设有锅体,所述锅体由金属网构成。
所述蒸汽管为螺旋式设计。
所述内箱与所述外箱之间设有支撑脚。
所述气动搅拌装置由空气输入口与空气输出口构成。
所述卤料输出口通过管道和卫生泵与另一个箱体的卤料输入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卤煮箱,包括箱体与支脚,箱体由外箱与内箱构成,外箱与内箱之间设有多个支撑脚,外箱内部设有螺旋式的蒸汽管,蒸汽管的两端设有蒸汽输入口与蒸汽输出口,蒸汽通过输入口注入蒸汽管的内部;内箱的内部设有由金属网构成的锅体,内箱的底部与内侧表面分别设有空气输入口与空气输出口,空气由输入口注入内部的底部,并且由分布于底部上表面的输出口向外侧输出;另外,箱体的表面还设有卤料送出口,并且通过管道与卫生泵另一个箱体的卤料送出口连接,从而使多余的卤汁能够流入另一个箱体。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气动式搅拌方式,锅体中的豆制品在空气的吹动下进行搅拌,使豆制品的表面能够均匀与内箱中的卤汁接触,不但增加了豆制品表面的色泽,提高了豆制品整体的口感,保证卤煮后的豆制品质量一致,使豆制品与卤汁中的调料充分结合与进味,还避免了豆干表皮的破损。另外,本实用能够自动实现对豆制品的卤煮调味,不但节省了人力资源,还提高了豆制品卤味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汽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与箱体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外箱 2内箱 3锅体
4卤料输入口 5空气输入口 6卤料输出口
7支脚 8蒸汽管 9支撑脚
10空气输出口 11管道 12把手
13蒸汽输入口 14蒸汽输出口 15卫生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得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得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9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茶杯托盘
- 下一篇:一种喷漆水洗台专用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