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箱的释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0663.2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9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崇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崇传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装置的零件,特别涉及一种齿轮箱的释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齿轮箱是在一个壳体内设置若干两两啮合的齿轮,作为车辆转速变速箱使用,或是旋转切削机具的变速装置使用,但为使该些齿轮在旋转与啮合连动时能够更顺畅,会在这些齿轮上使用机油或齿轮油等润滑油,当这些齿轮在高速或是长时间的旋转与啮合连动下,会因摩擦而产生热能及油气,并使齿轮箱内的气体温度上升而体积膨胀,当齿轮箱为密闭空间时,会使内部压力持续上升,在齿轮箱的结构强度无法支撑内部气体的压力时,便会造成齿轮箱的损坏,甚至是如爆裂等严重的危害。
现有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便开发出如第1图所示的齿轮箱,与先前的齿轮箱相同,也是在一个壳体A内设置若干两两啮合的齿轮B1、B2、B3,且另在壳体A上开设一个穿孔C,使齿轮箱内的气体可以经由穿孔C向外泄出,以平衡齿轮箱内的压力。
在上述对已有技术的改进中,穿孔C虽可让齿轮箱内的气体泄出,但穿孔C一直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若是车辆意外翻覆,齿轮箱内的润滑油便会由穿孔C毫不保留地向外流出,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箱的释压装置,在齿轮箱内压力和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能够降低该齿轮箱的压力及温度,并且能防止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因倾倒而流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的释压装置的技术方案是,释压装置设置在该齿轮箱上,释压装置包含:
一个本体,穿设在齿轮箱且具有一个穿孔,该穿孔两端分别向外及向齿轮箱内部连通;
一个挡止件,设置在本体的穿孔内;以及
一个弹性件,设置在本体的穿孔内,且所述弹性件推抵上述挡止件封闭该穿孔,当齿轮箱内气压足够压缩弹性件,气体便推开挡止件并使弹性件压缩,且由本体的穿孔向外流出以释压。
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的释压装置利用弹簧推抵挡止件封闭穿孔,齿轮箱在平时保持封闭状态,防止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因倾倒而流出,且当齿轮箱内的温度因齿轮摩擦与升高,齿轮箱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且气体压力持续上升至足以压缩该弹性件,气体便可推开挡止件并令该弹性件压缩,且由本体的穿孔向外流出,以降低齿轮箱的压力及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的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的释压装置设置在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箱的释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穿孔恢复与齿轮箱连通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中,释压装置本体为10,释压装置上的穿孔为11,入口部为111,通气部为112,出口部为113,外螺纹为12,漏斗结构为13,限缩端为131,扩张端为132,挡止件为20,弹性件为30,海绵为40,壳体为A,齿轮为B1、B2、B3,齿轮箱壳体上的穿孔为C。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释压装置装在齿轮箱壳体A的穿孔C处,且包含:
一个本体10,具一个穿孔11而呈管状,且本体10外侧一端成型有外螺纹12,该壳体A的穿孔C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供本体10以外螺纹12锁合在壳体A上,本体10的穿孔11供壳体A的内部与外连通,穿孔11由三部分构成,依序为相互连接的入口部111、通气部112及出口部113,入口部111与壳体A的内部连通,出口部113与外部连通,入口部111的口径小于通气部112的口径,出口部113的口径小于通气部112的口径,本体10另一端设有漏斗结构13,漏斗结构13具有一个口径较小的限缩端131,以及一个口径较大的扩张端132,漏斗结构13以限缩端131与穿孔11的出口部113连接并连通;
一个挡止件20,为圆球状,挡止件20设置在本体10穿孔11的通气部112内,挡止件20的直径大于入口部111的口径;
一个弹性件30,一端抵顶于穿孔11的出口部113,另一端抵顶于挡止件20,使挡止件20受弹性件30的弹力推抵而向入口部111位移且封闭穿孔11入口部111与通气部112间的连通,此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0为弹簧,还可为弹片或由具弹性材质制成;以及
一块海绵40,设置在本体10的漏斗结构13内。
平时弹性件30会将挡止件20向穿孔11的入口部111推抵而封闭穿孔11,即使齿轮箱翻倒,其内的润滑油也不会由穿孔11向外流出,更提升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崇传,未经林崇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磁制动的永磁式磁悬浮减振弹簧
- 下一篇:洒水车喷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