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芯转动定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0216.9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0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韦明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具体涉及一种锁芯转动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锁具使用非常广泛,以办公家具用锁为例,大部分锁的内部转动机构都采用了弹子组结构,每个弹子组内都设有上下弹子和弹簧,在钥匙插入锁芯内时,弹簧受力被压缩,使上下弹子接触面与锁芯转动轴外表面持平,从而使锁芯转动轴能随钥匙转动,此类锁芯的转动机构存在如下不足:装配工作繁琐、配件多成本高;由于钢珠、弹簧的作用只对一侧,导致转动轴受力不平衡,定位不明确,摩擦力大而常常使得锁芯转动不顺畅。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寻求一种转动轴受力平衡,转动工作稳定顺畅、耐用而又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加工成本低的锁芯转动机构,而提出了以下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锁具转动机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转动顺畅,耐用的转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锁芯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上壳,定位环和锁芯转动轴,上壳套于定位环外,定位环套于锁芯转动轴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由一圆柱形套壳和一底座连接而成,圆柱形套壳在和底座连接的一端的内壁上至少有一块定位凸块,所述定位环包括圆弧板组,平行板组和弓形板组,圆弧板组由上下对称的两块同心圆圆弧板组成,圆弧板外壁面至少有一个凹槽,凹槽与套壳内壁的定位凸块相吻合,平行板组由左右对称的两块平行板组成,弓形板组有四块弓形板,每块圆弧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弓形板与平行板的两端桥接,所述的锁芯转动轴末端两侧沿轴方向分别有一平整面,此两平整面与两平行板相匹配。
作为优化,所述的定位环是采用POM耐磨材料制作的塑料圈。
本实用新型在锁芯转动轴转动时,锁芯转动轴末端两侧平整面离开定位环两侧平行板,而另两侧圆弧面将定位环两侧平行板向外挤压,定位环上的弓形面板受力变形而产生弹力将转动轴向中心挤压,在定位环的弹力作用下确保了转动轴受力平衡,使转动轴在转动时定位明确,从而使整个转动机构转动顺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避免钢珠、弹簧对转动轴的一侧作用出现的偏芯转动,采用POM耐磨材料制作的定位套于转动轴上,确保转动轴居中,转动机构转动顺畅、耐用,另外本实用新型配件少,结构简单,材料便宜,工艺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一种锁芯转动定位机构,包括上壳1,定位环2和锁芯转动轴3,上壳1套于定位环2外,定位环2套于锁芯转动轴3外,上壳1由一圆柱形套壳11和一底座12连接而成,圆柱形套壳11在和底座12连接的一端的内壁上有四块定位凸块13,定位环2包括圆弧板组,平行板组和弓形板组,圆弧板组由上下对称的两块同心圆圆弧板21组成,圆弧板21外壁面至少有一个凹槽22,凹槽22与套壳11内壁的定位凸块13相吻合,平行板组由左右对称的两块平行板23组成,弓形板组有四块弓形板24,每块圆弧板21的两端分别通过弓形板24与平行板23的两端桥接,锁芯转动轴3末端两侧沿轴方向分别有一平整面31,此两平整面31与两平行板23相匹配。
使用时,参与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锁芯转动轴3转动时,锁芯转动轴3末端两侧平整面31离开定位环2两侧平行板23,而另两侧圆弧面25将定位环2两侧平行板23向外挤压,定位环2上的弓形板24受力变形而产生弹力将转动轴3向中心挤压,在定位环2的弹力作用下确保了转动轴3受力平衡,使转动轴3转动时定位明确,从而使整个转动机构转动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韦明,未经刘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0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