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6413.3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4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勇;张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4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 齿轮 曳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用曳引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通常的结构都是轴伸出机座外,成悬臂状,曳引轮直接安装在悬臂轴上,由于电梯重量是直接施加在曳引轮上的,悬臂结构的轴受到很大的弯曲力矩,轴易弯曲变形,整机易振动,轴承寿命短,为了提高承载能力,于是,通常的做法是将轴设计得很粗,轴承设计得很大,并且,还必须采用承载能力很大的调心滚子轴承,这势必造成曳引机成本高,笨重的问题,中国专利“200320128026.1(前支撑结构稀土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将轴承设计在曳引轮两端,让电机转子处于悬臂状态,这种结构受力合理,轴承寿命长,但存在的问题是:曳引轮和转子铁心之间有一机座阻隔,而转子铁心和曳引轮都需要预先紧固到轴上,而无论曳引轮还是转子都无法穿越机座进行装配,所以在生产中存在一定的工艺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受力合理,成本低,而装配又很方便、采用两端支撑结构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孔内的定子、带有回转轴的转子、固定在回转轴上的曳引轮、带有支撑回转轴轴承的轴承座,安装在机座后端的后端盖,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机座的下面设置有前伸的底板,轴承座就正好放置在曳引轮的前方并固定在底板上,轴承座与底板间设置有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的定位销定位。
加工时,先将轴承座固定在机座下面伸出的底板上,用紧固件固定,销定位,再进行加工,这样,可保证轴承座的轴承孔和机座孔同轴。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受力合理、过载能力强、装配方便、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如图1所示,主要由轴承座1、回转轴2、曳引轮3、制动轮4、机座5、转子6、定子7、后端盖8组成,曳引轮3、制动轮4、转子6依次安装在回转轴2上,制动轮4左边为曳引轮3,右端是转子6,转子6位于定子7内部,定子7与机座5内孔配合固定,机座5的右端设有后端盖8,后端盖8中心有轴承孔,回转轴2右端穿过转子6中心后支撑在该轴承孔内的轴承上,轴承座1设置在曳引轮3左端,回转轴2左端穿过曳引轮3后支撑在轴承座1内的轴承上,这样,正好形成两端支撑受力的简支结构,其特别之处在于:机座5下方伸出有一底板11,轴承座1通过螺栓10紧固在机座底板11上,并用销9定位
为保证轴承座1与机座5内孔的同心度,加工前,将轴承座1是和机座5用螺栓10固定,打入定位销9后一起加工,这样,可以保证拆卸后再装配也能达到前轴承座1与机座5内孔的同心度要求。当然,定位元件也可改用键定位。
出于成本考虑,本实用新型中,将制动轮4、曳引轮3设计为一体。
装配时,可以先将转子6、曳引轮3(带制动轮4)、转轴2装配为一体后再装入定子7内,然后用螺栓10和销将轴承座1安装到机座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