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线控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1121.8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2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3/02 | 分类号: | B62K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调整装置,尤指一种自行车线控调整装置,其可方便且稳固地调整拉线,令拉线保持高张力而达到灵敏的作动。
背景技术
拉线系普遍地装设于车体上用以操控煞车、变速装置、避震缓冲器等等机构使用。
一般而言,拉线系以一端连接于枢设于车体上之控制拨杆,另一端连接于煞车、变速装置、避震缓冲器等等机构;当车手拨动拨杆时,拉线可同时拉动前述机构而令其作动,如此而达到操控之目的。
然而,拉线在长久使用之后,往往会逐渐产生松脱而不复具有张力之现象,此将导致操控上的不灵敏,而影响到正常的使用,因此拉线往往需要定期调整其松紧度;现有技术之调整方式,一般系将一设于车体上的调整螺丝松开,再将拉线拉紧后重新螺紧该调整螺丝而将拉线压制定位;然此方式不仅调整上较为麻烦,且拉线往往无法确实达到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系在于提供一自行车线控调整装置,其可方便且稳固地调整拉线,令拉线保持高张力而达到灵敏的作动。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自行车线控调整装置系包括有一壳体、一调整杆及卡固件,其中:
该壳体系可固定于车体上;
该调整杆系枢设于该壳体之内,其一端突出于壳体而可供按压令其枢转,另一端则连接于一拉线之端处;其中该调整杆一侧形成有具有复数单向咬齿之咬齿部;该调整杆受按压枢转时,可逐渐牵动该拉线,令该拉线收入该壳体之中而形成拉撑;
该卡固件系间隔于该调整杆枢设于该壳体之内,其突出壳体形成有一按压部且一侧形成有卡齿,该卡齿系与该调整杆之咬齿部相对,另一侧则设置有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可提供该卡固件朝向该调整杆方向之弹性力,藉以令该卡齿与该调整杆之咬齿部相互卡合,使该调整杆定位于其预定位置,以确保该拉线呈拉撑状态。
而当欲放松该拉线时,可对该卡固件之按压部进行按压,因而压缩该弹性组件且令卡齿与咬齿部脱离,如此则该调整杆即恢复自由枢转状态,而可允许拉线重回一般松弛状态。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之自行车线控调整装置不仅调整上较为方便,且其调整完毕后该调整杆可藉由与卡固件间的咬合而稳固地拉撑拉线,令拉线保持高张力而达到灵敏的作动。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外观立体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分解立体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部分外观立体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实施状态侧面视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作动状态侧面视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作动状态侧面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壳体 (11)本体
(110)锁孔 (111)线孔
(112)开口 (113)抵部
(12)盖体 (120)护板
(121)第一枢柱 (122)第二枢柱
(123)螺丝 (13)扣环
(130)枢杆 (131)穿孔
(132)固定件 (20)调整杆
(21)咬齿部 (210)单向咬齿
(22)枢部 (220)枢孔
(23)受压部 (24)线槽
(25)固定部 (250)固定孔
(251)通孔 (30)卡固件
(31)轴孔 (32)按压部
(33)卡齿 (34)弹性组件
(40)拉线 (4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自行车线控调整装置系包括有一壳体(10)及位于壳体(10)中的一调整杆(20)与一卡固件(3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超静定液压支架
- 下一篇:包囊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