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约束手掌图像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40939.X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觉;戴雷;李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约束 手掌 图像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系 统专用的无约束手掌图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手掌特征,包括指纹、掌纹、掌形等,是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手掌部分的特征具有易用 性高、误认影响因素少、准确性高、安全级别高、长期稳定等特点。因而 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掌纹和掌形特征识别近年来也 逐渐受到重视。
手掌图像采集是手掌特征识别不可或缺的前提,该领域的研究在近些 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在初步阶段。当前的手掌图像采集设备多采 用窗口模式(镶嵌图)、定位销定位,优点是掌形特征定位算法简单。然 而这两种方式,前者窗口大小固定,难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掌采集;后者 的定位销使用需要用户有专门指导或训练;两者还都存在不能普适左右手 和舒适度欠佳的缺陷。
现有的基于暗箱中扫描仪的改进掌纹采集设备,以挡板代替了定位销 的强限制,适用于左右手,是手掌图像采集的主要应用方法,但此方法仍 未给用户提供较高的自由度,手掌位置大致固定且方向一致,特征提取算 法难度较低;同时,由于在扫描仪平面上进行采集,手掌受到拉伸和压力, 无法避免色斑的产生,因而影响后续的识别过程。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采集方法对用户限制多、适应性和通用性差,手掌提取定位 算法简单、适用性差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约束手掌图像采 集装置,具有用户手掌放置位置自由度大,采集过程快捷方便、舒适度高, 掌部无拉伸导致的色斑和掌纹变形等优点,顺应掌形采集系统易用化的发 展趋势。同时,本采集装置所采集图像手掌部分完整清晰,较好地反应了 掌形和掌纹的自然状态,适用于后续生物特征识别工作的各种需要的特征 提取。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约束手掌图像采集装置,用于 不同人群手掌多样性特征的实时采集,该装置包括:
一背景幕05,作为手掌图像采集的背景,避免复杂背景对后续特征提 取的干扰;
一灯泡形设备外壳01,该外壳包括:顶部弧形透明采集区域011,下 部非透明区域012和底座013,待采集图像的手掌掌心向下覆盖在顶部弧 形透明采集区域011的表面;
多个照明光源02,设置于顶部弧形透明采集区域011与下部非透明区 012的交界圆周上,用于对手掌进行照明和补光;
一采集用摄像头03,设置于底座013上,用于对手掌图像进行采集;
一控制存储用PC机04,连接于安装在底座013上的采集用摄像头03, 运行采集监控程序,监视实时采集图像,并存储所采集的手掌图像。
上述方案中,所述背景幕05采用吸收光线材质制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顶部弧形透明采集区域011呈弧形,符合手掌的自 然形态,用户使用舒适度高,手掌皮肤无紧绷导致的掌纹变形和色斑影响。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部非透明区域012是经过磨砂处理或非透明涂层 处理的,在不阻碍环境光照明的前提下,避免侧面强光源对图像采集的干 扰和反光,提高图像的采集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照明光源02为分布在顶部弧形透明采集区域011 与下部非透明区012的交界圆周上的侧光源,以避免反光影响采集图像质 量,光源强度可根据补光需要调节。
上述方案中,所述照明光源02采用LED光源,对称分布于顶部弧形 透明采集区域011与下部非透明区012的交界圆周上,根据使用时环境光 的亮度,控制LED的发光数量,起到有效的补光作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照明光源02下部以挡板形式进行遮挡,避免光线 直接进入摄像头03,干扰成像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采集用摄像头03,可根据对所采集图像的质量需求, 便捷地更换不同精度的采集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013牢固地固定于实验台上,以卡具实现图像 采集部件摄像头03的便捷更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无约束手掌图像采集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1)对用户使用过程无约束,不限制用户手掌左右、大小、位置、角 度、手指张合度,用户舒适度高,无需特别训练和指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40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镶有宝石的珠片
- 下一篇:用于执行突发写操作的同步存储器装置和控制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