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材轧制细化晶粒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3219.0 | 申请日: | 200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山;闵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7/13 | 分类号: | C21D7/13;B21B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制 细化 晶粒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轧制细化晶粒的装置及方法,特别 涉及一种长材轧制细化晶粒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长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占地位非常重要,大部分的长材都要求热轧状 态下交货。由此热轧状态细化显微组织、提高产品性能和竞争力显得尤为重 要,这也是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代超级钢结构材 料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尽力抢占的技术至高点。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科学家 Segal提出通过等通道转角技术(ECAP)使材料经受大塑性变形,从而可以 细化材料组织提高材料性能。该技术最早用于研究钢在纯剪切变形情况下的 结构和微观组织。20世纪90年代,V aliev等人利用该技术获得了具有亚微 米级晶粒尺寸的超细晶组织铝合金,JC.Lee在实验室内对1050Al进行异通道 挤压获得亚微米超细晶组织。上述发明有的局限于挤压磨具,有的局限于板 材有色金属。
目前,长材轧制产品晶粒的细化程度如图1(a)所示。应用现有工艺对 长材尤其是长钢材在轧制过程中进行晶粒的进一步细化非常困难,需要改变 压缩比或者轧制温度等轧制工艺参数,而改变压缩比和轧制温度会直接影响 坯料尺寸、轧制力和轧制力矩,进而影响轧机规格,增加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材轧制细化晶粒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是导 管设置在轧机的轧辊出口并设润滑点,孔槽两侧设有顶块,孔槽上方设有压 块,孔槽后设有拉辊。该装置的方法是长材在经过出口导卫后经过导管,润 滑点对轧材表面进行润滑;轧材头部通过前方拉辊,拉辊压下将轧材夹住前 拉;压块压下在顶块之间的孔槽内,将轧材压弯至孔槽底部;当轧件尾部脱 离通道时,压块和顶块相继卸载,压块和拉辊升起等待下一循环。本发明在 小规格型材和高速线材生产中可广泛应用。
本发明生产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诱人的使用前景,该方法与现 有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可经济、有效的生产出高质量的长材。本发明提出了 利用轧辊的轧制力和拉辊的拉力充当挤压力,对长材进行表面润滑,然后进 入行多道次在线大塑性变形,有效细化晶粒,增大钢材的等效应变,从而减 少压缩比对坯料选择的影响,同时提高长型材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本发明 可成功的在轧制基础上对材料的组织性能进行改善,且设备简单,投资少, 产品竞争力高,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a)是使用本发明前产品效果示意图;
图1(b)是使用本发明后产品效果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装置的方法图。
图中,件1是轧辊,件2是润滑点,件3是压块,件4是小径辊,件5是拉 辊,件6是导管,件7是顶块,件8是孔槽,件9是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2(a):导管6设置在轧机的轧辊1出口并设润滑点2,孔槽8两侧设 有顶块7和9,孔槽8上方设有压块3,孔槽后设有拉辊5,压块3、顶块7及顶 块9前端设有小径辊4。
见图2(b):轧辊1轧出的长材在经过出口导卫后经过一段可更换导管6, 其内径与所生产的长材规格尺寸相当,导管6设润滑点2对轧材表面进行润 滑,轧材头部通过前方拉辊5,拉辊5压下将轧材夹住前拉,压块3压下在顶 块7和顶块9之间的孔槽8内,将轧材压弯至孔槽8底部,压块3、顶块7及顶块 9前端设有小径辊4以减小摩擦力,在轧辊1的推力和拉辊5的拉力作用下,轧 件在具有3个转角的通道内前行,当轧件尾部脱离通道时,顶块7、压块3、 顶块9相继卸载,压块3和拉辊5升起等待下一循环。
本发明的长材轧制产品晶粒的细化程度如图1(b)所示。
所述拉辊(5)辊身上开设沟槽,拉辊(5)为1~3组。
在长材轧制过程中对长材进行的弯曲和剪切变形,可以是多道次和任意 方向。
所述导管可更换,导管内腔大小和形式与所轧长材规格相当。
所述拉辊(5)辊身上开设的沟槽以增大摩擦力,以适应不同规格长型 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3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