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态宽场实时多方向探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32621.7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淳民;赵葆常;李英才;祝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3/45 | 分类号: | G01J3/45;G01W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实时 多方 探测 偏振 成像 干涉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属于光学遥感仪器、计算机图像处理、精密机械等交 叉学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对高层大气(80~300km)速度场、温 度场、压力场和粒子辐射率等进行被动式遥感探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上对高层大气被动式探测的基础性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 起初是对被探测源-气辉或极光的产生机理、谱线多普勒频移和展 宽、大气辐射区温度及热动力学特性等问题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探 讨;自20世纪80年代起,本领域已相继开始对利用极光的两条主要 谱线(557.7nm的绿线和630.0nm的红线)的干涉图进行四强度探测来 确定高层大气风场的速度、温度的原理及利用仪器探测的方案、仪器 装置的研制等工程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 展。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和迈克耳逊干涉仪这两种主要的光学仪器迄 今已被广泛用于地基或空基对大气风速和温度的测量。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由于具有高的灵敏度、光程差对温度的有 限依赖性以及结构较为简单的优点而延用至今;迈克耳逊干涉仪则 由于其具有较大视场的基本优点,更加适合于行星大气层扩展光源 的研究。大视场的优点也带来了高的信噪比,这更利于大气的测量, 因此当今本技术领域预研的装置大多都是基于迈克耳逊干涉仪原理 的探测装置。目前国际上在被动式大气风场遥感探测领域处于领先 水平和代表性的工作为由加拿大空间署、法国国家空间中心和美国 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开展的大气风场探测项目-星载风成像干涉 仪。这一项目最早由法国开始研究,由于经费问题,后与加拿大合 作。在NASA的支持下,1991年9月12日,这一合作项目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风成像干涉仪(WINDII)被搭载于上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 上用于探测卫星覆盖范围的大气风场,所探测光源谱线波长分别为 557.7nm和630.0nm的绿光与红光极光谱线。从迄今传回地球的百 余万张图像中,人们已获得了大量的高层大气的有关信息。它的测 量原理是运用光学多普勒干涉技术来确定大气中携带的辐射粒子 (原子和分子)气辉辐射线波长的微小飘移来测量风速、温度和粒子 的辐射率。风成像干涉仪的主体是温度补偿的含有步进动镜的广角 迈克耳逊干涉仪,其在卫星轨道上测量风速可达到的精度为10m/s, 2005年WINDII已经退役。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法国科学家开 始研制用于近红外、中红外区探测风场装置-同温层风场输运干 涉仪(SWIFT),预计2010年发射并进行探测试验,除此之外,人们 也还考虑到这种装置在感兴趣的紫外、热红外区域的应用,但还涉 及到许多实际的挑战性困难。
目前国际上研制的风成像干涉仪如WINDII、SWIFT、ERWIN等仪 器均采用动镜扫描方式,探测时需要动镜步进四次,分别采集同一 个目标不同时刻的四个干涉强度值,由于在此过程中风场已发生变 化,而测量中却近似认为风场不变,所以造成测量误差较大;另一 方面因为现行仪器中均含有运动部件(动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仪器的稳定性和测量结果,极不适合航天、航空遥感探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提供 一种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操作方便,可实现高层大气风场目标静 态、实时、同时探测的静态宽场实时多方向探测偏振风成像干涉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接地电流系统双回线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
- 下一篇:砼同条件养护网络监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