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2201.9 | 申请日: | 200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军;王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4B2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道路工程的改性沥青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辙的存在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其维修处置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国内大 多数地区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都存在着车辙病害,使用改性沥青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凝土 高温稳定性,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
添加共聚物用来改善沥青的性能已有几十年历史。用于改性的共聚物种类很多,按照改 性剂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类。
1)热塑性橡胶类:即热塑性弹性体,主要是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 苯乙烯(SBS)。
2)橡胶类:如天然橡胶(NR)、丁苯像胶(SBR)、氯丁橡胶(CR)等。
3)树脂类:热塑性树脂,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乙烯(PE)等。
其它改性沥青方法包括以湖沥青、海底沥青、多价金属皂化合物、岩石沥青、硅藻土、 炭黑等做为添加剂进行改性沥青。
采用热塑性橡胶或橡胶或树脂作为改性剂进行沥青改性时,存在的缺点是改性剂造价较 高,沥青改性工艺烦琐,需要专门的改性沥青设备。
采用湖沥青、海底沥青、多价金属皂化合物、岩石沥青等作为改性剂进行沥青改性时, 存在的缺点是改性剂作为一种特定资源,分布在特定的地域范围,推广使用不方便。硅藻土 改性沥青、炭黑改性沥青属于物理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普通道路石 油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改性沥青成本,简化改性沥青工艺的道路用改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沥青,由沥青、高温煤沥青粉组成。其中高温煤沥青粉含量为沥青重 量的2%-25%。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沥青,所采用的沥青为各种石油沥青。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沥青,所采用的高温煤沥青粉为煤焦油在400℃以上加工提取馏分后 的残留物,经粉碎法制得,其软化点:不小于120℃,结焦值:不小于60%,灰份:大于0.3%, 粒度为200-300目。
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沥青加热到150-180℃,至完全流动,然 后把高温煤沥青粉直接加入到沥青中,混合30-120分钟,全部混合均匀后即可。
高温煤沥青粉是焦炭生产的附属产品,我国是高温煤沥青粉生产大国,高温煤沥青粉较 之热塑性橡胶或热塑性树脂等改性剂价格低廉。本发明通过使用高温煤沥青粉加入到沥青的 混合物中,提高了普通道路石油沥青的高温性能,和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热塑性橡胶或热 塑性树脂等造价高的改性剂的使用,降低了道路用改性沥青的使用成本,同时改性工艺简单, 避免了专用改性沥青设备(如胶体磨、高速剪切机)的使用,利于施工的开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500g克拉玛依90#沥青放在一个1升的烧杯中,将沥青加热到150℃,然后将10g高 温煤沥青粉(产自江苏镇江新光冶金辅材厂)加入烧杯中,采用强力搅拌机在800转/min条 件下搅拌40分钟后,观察烧杯中高温煤沥青粉已经均匀溶解在沥青中,停止搅拌,静置120 分钟,得到改性沥青,性质见附表一。
实施例2
将500g克拉玛依90#沥青放在一个1升的烧杯中,将沥青加热到175℃,然后将50g高 温煤沥青粉(产自江苏镇江新光冶金辅材厂)加入烧杯中,采用强力搅拌机在1000转/min 条件下搅拌100分钟后,观察烧杯中高温煤沥青粉已经均匀溶解在沥青中,停止搅拌,静置 120分钟,得到改性沥青,性质见附表一。
实施例3
将500g克拉玛依90#沥青放在一个1升的烧杯中,将沥青加热到180℃,然后将100g高 温煤沥青粉(产自江苏镇江新光冶金辅材厂)加入烧杯中,采用强力搅拌机在2000转/min 条件下搅拌120分钟后,观察烧杯中高温煤沥青粉已经均匀溶解在沥青中,停止搅拌,静置 120分钟,得到改性沥青,性质见附表一。
表一 各实施例所得改性沥青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2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