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家用电器自动调整摆头角度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17972.0 | 申请日: | 200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赖伴来;陈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家用电器 自动 调整 角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头不断来回摆动的家用电器,尤其涉及能够自动跟随人体所处位 置摆头送风或送暖气的家用电器,如电风扇和电暖器;本发明还涉及该家用电器自 动调整摆头角度以适应人体位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家用电器如电风扇、电暖器等大多都有摇头功能,实现这一功能的机 构是摇头机构,现有技术摇头机构是减速电机带动的曲柄连杆机构,即用曲柄连杆 机构将电机输出轴的连续旋转运动变换为机头的来回摆动;所述曲柄连杆机构是一 个四杆机构,摆角大小取决于机构中各杆的长度,由于各杆的长度是不可变的,所 以摆头角度不可调。最理想的摆头角度是可从最小到最大无级调节,所以一直以来, 有许多人从机械和电器两方面寻求解决办法,例如用某种机构使曲柄的长度可变, 不过这会过于复杂难以实际应用;或者是,用双向可控减速电机来改变摇头时换向 的时间,虽然该结构较简单,但是仍然存在预先设定的摆头角度不能随人员增减或 位置移动而适时追加调整的弊病,使用方便性显然就大打折扣了。
现有技术有人提出用红外线自动跟踪的方法来实现摇头时自动调整其角度,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红外跟踪摇头自动风扇”,专利号为ZL 91219851.6,其原 理是用两套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并检测人体红外线强度的差异,经过运算判断人体的 移动。然而这种跟踪方式只适用于一个人,对两人以上它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该专 利至今未能推广应用;其次,两套红外接收装置也显得过于繁杂。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智能风扇红外跟踪摇头装置”,专利号为ZL 93202860.8,该摇头装置包括安置有导向机构、热电红外线接收管HW组成的传感 器、一套电子控制电路和微电机摇头机构;虽然该实用新型专利制造容易、成本低 和便于实施,能在有效摇头角度内自动对单人体和多人体跟踪摇头,自动摇头角度 为单人体或多人体的体外两侧与风扇网罩中心所组成的夹角产生自然风效果,但是 该实用新型专利有如下不足之处:
一、制作的摇头角度范围小于180度;
二、当风扇头转满有效摇头角度而有效摇头角度外仍有人体时,风扇头没有继 续向原来方向转动,却是向相反方向摆头,使有效摇头角度外的人体享受不到风扇 吹出来的风;
三、即使能够满足上面两点,该实用新型专利也没有公开如何保证风扇头能够 在全部人体位置的最小摆头角度内摆头吹风,以确保该风扇送出的风最大限度地集 中吹到使用者身上,避免吹向无人区域造成能量的浪费;
四、该实用新型专利也没有说明,当人员数量和位置变动后,该风扇如何摇头才 能确保该风扇送出的风最大限度地集中吹到使用者身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 家用电器自动调整摆头角度的方法和装置,该自动调整摆头角度的装置能根据使用 者的人数和位置变化适时地调整摆头角度的大小和区域,确保该家用电器送出的风 或暖气最大限度地集中吹到使用者身上,让使用者感到很舒适和方便,避免吹向无 人区域造成能量的浪费。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家用电器自动调整摆头角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所述家用电器机头内设置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可控转向的双向减 速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减速电机作来回转动,并借助所述传动机构将该减速电机 的来回转动变为机头的往复摆动;
②在所述家用电器机头内再设置红外线人体探测系统和处理红外线探测信号 并发出控制指令的电控系统,所述双向减速电机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红外 线人体探测系统直接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并将该红外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送到所述电控系统进行处理;所述减速电机按所述电控系统的控制指令作来回转 动;
③当至少两个人使用所述家用电器时,启动所述电控系统之自动调整摆头角度 的控制开关;
④所述红外线人体探测系统在所述家用电器机头摆头的最大单向行程中扫描 一次,记录下检测到的各人体信号以确定各该人体所处的位置,找出包含全部人体 位置的最小摆头角度及其对应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17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