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液态氯硅烷的输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7641.4 | 申请日: | 200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戴自忠;易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29 | 分类号: | C01B33/029;C01B33/0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方 强 |
地址: | 6148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液态 硅烷 输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生产领域,特别是在多晶硅生产的精馏、回收系统中,一种高温液态氯硅烷的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其中重要的精馏、回收系统中,在塔和塔、塔和罐之间的物料输送目前主要是采用没有泄露的屏蔽泵来完成(如图1所示),但是因为塔釜温度较高或泵电机发热较大,泵进口处的物料通常会汽化,形成汽蚀现象。从而导致该屏蔽泵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屏蔽泵会被损坏、引发事故,最终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在多晶硅生产中精馏、回收系统中,一种高温液态氯硅烷的输送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汽蚀现象,使用安全,寿命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液态氯硅烷的输送方法,是对于多晶硅生产中的精馏、回收系统塔釜中的液态氯硅烷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通过蒸汽将处于低位置的液态氯硅烷加热成气态氯硅烷,气态氯硅烷上升,然后通过RO水将气态氯硅烷冷凝成液态氯硅烷,冷凝后的液态氯硅烷位于高位置的罐内,然后通过调节阀和流量计来控制输送液态氯硅烷到下一个塔或罐。
所述低位置的液态氯硅烷的压力为0.19~0.4MPa,温度为85~110℃。
所述气态氯硅烷的温度为100~130℃,压力为0.19~0.4MPa。
所述冷凝后的液态氯硅烷温度为30~60℃,压力为0.19~0.4MPa。
所述蒸汽由再沸器产生,蒸汽的压力为0.5~1.0MPa,温度为150~180℃。
所述再沸器连接于塔釜底部。
所述冷凝是在冷凝器中进行的,冷凝器高于再沸器和下一个塔或罐的进料口。
所述RO水是一种反渗透产品水,俗称脱盐水,水质要求:电阻率ρ≥0.5MΩ.cm;Cl离子≤10mg/L,PH值为7.5~9,所述RO水的温度为25~35℃、压力为0.5~0.65MPa。
本方法的具体工艺过程为:
所述精馏、回收系统塔釜中处于低位置的液态氯硅烷经过再沸器,液态氯硅烷被再沸器内的饱和蒸汽加热成气态,气态氯硅烷从再沸器的出口沿着管道上升至高处的冷凝器(冷凝器高于下一个塔或罐进料口2米左右),气态氯硅烷被冷凝器内的RO水冷凝成液态氯硅烷,冷凝后的液态氯硅烷流入高位置的罐,然后通过调节阀和流量计控制液态氯硅烷的流量进入下一个塔或罐,从而完成了高温氯硅烷的输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法采用再沸器和冷凝器的配合代替了屏蔽泵,这样不仅完全解决了汽蚀现象,而且通过氯硅烷的性态变化使得输送也非常方便,同时所传送的流量可以准确控制,流速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传统的工艺方案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方案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高温液态氯硅烷的输送方法,是对于多晶硅生产中的精馏、回收系统塔釜中的液态氯硅烷进行输送,通过蒸汽将处于低位置的液态氯硅烷加热成气态氯硅烷,气态氯硅烷上升,然后通过RO水将气态氯硅烷冷凝成液态氯硅烷,冷凝后的液态氯硅烷位于高位置的罐内,然后通过调节阀和流量计来控制输送液态氯硅烷到下一个塔或罐。
所述低位置的液态氯硅烷的压力为0.19~0.4MPa,温度为85~110℃。
所述气态氯硅烷的温度为100~130℃,压力为0.19~0.4MPa。
所述冷凝后的液态氯硅烷温度为30~60℃,压力为0.19~0.4MPa。
所述蒸汽由再沸器产生,蒸汽的压力为0.5~1.0MPa,温度为150~180℃。
所述再沸器连接于塔釜底部。
所述冷凝是在冷凝器中进行的,冷凝器高于再沸器和下一个塔或罐的进料口。
所述RO水的温度为25~35℃、压力为0.5~0.65MPa。
本方法的具体工艺过程为:
所述精馏、回收系统塔釜中处于低位置的液态氯硅烷经过再沸器,液态氯硅烷被再沸器内的饱和蒸汽加热成气态,气态氯硅烷从再沸器的出口沿着管道上升至高处的冷凝器,气态氯硅烷被冷凝器内的RO水冷凝成液态氯硅烷,冷凝后的液态氯硅烷流入高位置的罐,然后通过调节阀和流量计控制液态氯硅烷的流量进入下一个塔或罐,从而完成了高温氯硅烷的输送。
冷凝器最好高于下一个塔或罐进料口2米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紫外激发蓝色发光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品出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