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血散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180.0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卢锡义;卢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锡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K9/14;A61P11/02;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644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鼻血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腔出血为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一些鼻腔临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此病若长期未治愈会导致头晕目眩、恶心、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四肢无力等症状的出现,并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引起鼻腔出血的病因较多,其临床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西医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冷敷、压迫、填塞及烧灼等方法,但烧灼法会对鼻腔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采用甘油涂抹和滴液润鼻类药物的疗效低,长久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并出现副作用;采用内服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黄莲素,久用产生抗体、生物活性降低,会导致微血管病变;此外,现有的很多外敷类药物也只是在短时间内有作用,只能治其表却不能治其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血散及其制备方法,以有效的中草药配制来达到缓解并彻底根除流鼻血的症状,从而克服现有治疗方法及药物存在的副作用大、无法根治、对药物的长期依赖性较强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鼻血散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材料:煅自然铜2g-3g、炭西藏红花1g-1.6g、黑地榆0.5g-0.9g、黑藕节0.5g-0.9g、茶叶5g-7g、生葱头50g-60g。
本发明所述鼻血散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以火煅自然铜透、醋淬、复煅复淬、反复二、三次,制散,水飞后备用;将西藏红花放铜鼎上明炒,炒至赤黑色,研细末备用;将地榆与藕节分别用铜鼎明炒,炒至透里成炭,装入罐内放在地上阴凉处,退火性,七天后研末分别起用;把茶叶、生葱头煎水,冲于上述四味药物并合成药散。
本发明所述的鼻血散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基于祖国医学对流鼻血及其合并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在药理研究成就,筛选出清热、止血、扶正培本的天然药物,均衡血质、降低血热、改善微循环,可有效缓解并根治流鼻血症状并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可治愈鼻腔各种损伤、无定时出血或出血不止,同时增强了人体免疫力;简单易行、见效快、不会产生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鼻血散,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材料:煅自然铜2g-3g、炭西藏红花1g-1.6g、黑地榆0.5g-0.9g、黑藕节0.5g-0.9g、茶叶5g-7g、生葱头50g-60g。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鼻血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火煅自然铜透、醋淬、复煅复淬、反复二、三次,制散,水飞后备用;
(2)将西藏红花放铜鼎上明炒,炒至赤黑色,研细末备用;
(3)将地榆与藕节分别用铜鼎明炒,炒至透里成炭,装入罐内放在地上阴凉处,退火性,七天后研末分别起用;
(4)把茶叶、生葱头煎水,冲于上述四味药物并合成药散。
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鼻血散,最优选应用方案的药物材料重量配比为:煅自然铜2g、炭西藏红花1g、黑地榆0.5g、黑藕节0.5g、茶叶5g、生葱头50g。其使用方法、病例分析以及疗效分析如下:
用法:口服,每天口服1次,每次药散2克,茶叶生葱头煎水冲服,一般10天痊愈。
病例分析:李某,男,10岁,广东省潮安县浮洋镇人,3年前鼻打伤出血,经过多次治疗无效;主要症状:无定期出血,出血量多,面色萎黄,经常出现头晕。
疗效分析:用药当天血止,服药10天后痊愈。用药期间禁食油腻、辛辣食物,以及牛肉、狗肉、芋、辣椒、海鲜、酒类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锡义,未经卢锡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