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薯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43514.7 申请日: 2008-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1390633A 公开(公告)日: 2009-03-25
发明(设计)人: 李忠海;鲁海波;钟海雁;黎继烈;邓学良;彭映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23L2/02 分类号: A23L2/02;A23L2/84;A23L1/216;A23L1/29
代理公司: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周 咏;米中业
地址: 410004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薯 饮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红薯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具有减肥、抗癌等功效,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红薯的保健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市场前景和产业的发展将有一个长足的进展。许多专家认为:红薯是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一些技术人员也在积极努力地研究开发红薯加工食品和饮品,如红薯汁饮料的专利目前就有多种:申请号为01124157.8(黑红薯汁饮料)、200410023292.7(天然有色甘薯健康饮料及其生产方法)、200610032042.9(一种含硒红薯汁饮料及其制作方法)、200610105266.8(一种甘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200610136745.6(一种红薯汁饮料及其制作方法)、200710034705.5(红薯汁饮料)、200710305249.3(一种以天然甘薯作为原料的保健饮料及其生产方法)、20081010625.1(一种新型红薯保健饮料及其制造方法)。这些专利的生产方法都是直接用去皮的新鲜红薯提汁,然后用常规的酶处理、分离、调配、装罐、密封、杀菌工艺制成。这些红薯汁饮料及制造方法由于直接采用新鲜红薯提汁,使红薯汁饮料中存在“涩”味物质,味道欠佳,同时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品沉淀问题,导致红薯汁饮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涩味,红薯味浓郁的红薯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红薯汁饮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提汁、酶处理及调配工序,其特征是所述提汁工序是将新鲜生红薯放置在使红薯能萌芽的环境中,待其中有红薯开始萌芽时再提汁。

所述红薯能萌芽的环境选择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为85-90%。

为了防止产品沉淀所述酶处理是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红薯汁中的淀粉进行液化。所述调配工序采用的配料中有黄原胶和瓜尔豆胶。

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红薯汁饮料的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①原料处理:将新鲜生红薯在16-20℃,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存放至有红薯开始萌芽时;

②清洗去皮:将步骤①获得的红薯用清水洗去泥沙,去皮;

③切丁:将步骤②获得的去皮红薯切成丁;

④提汁:将步骤③获得的红薯丁加水,所加水的重量为红薯丁重量的3-5倍,煮沸25-30分钟进行提汁;

⑤汁渣分离得到红薯汁;

⑥酶处理:在所述红薯汁中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在85-95℃的温度下液化40-60分钟,得到酶处理红薯液;

⑦过滤:将步骤⑥得到的酶处理红薯液过滤得到滤液;

⑧调配:在步骤⑦获得的滤液中加蔗糖、柠檬酸、瓜儿豆胶、黄原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调配液;

⑨加热灌装与密封:将所述调配汁加热至85-90℃,并迅速装灌封口;

⑩杀菌冷却得到红薯汁饮料。

由于本发明提汁工序是将新鲜生红薯放置在使红薯能萌芽的环境中,待其中有红薯开始萌芽时再提汁,利用红薯本身的生理代谢,大大降低红薯汁中的“涩”味物质,使本发明红薯汁饮料没有涩味,口感非常好,红薯味浓郁,同时本发明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红薯汁中的淀粉进行液化,并添加适量的黄原胶和瓜尔豆胶的复配稳定剂,使本发明红薯汁饮料没有沉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红薯汁饮料仍是以红薯为原料,并采用包括提汁、酶处理及调配工序生产出来的,但本发明的提汁工序是将新鲜生红薯放置在使红薯能萌芽的环境中,待其中有萌芽红薯时再提汁的,这样生产出的本发明红薯汁饮料没有涩味。红薯能萌芽的环境一般选择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为85-90%较好。本发明的酶处理是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红薯汁中的淀粉进行液化,调配工序采用的配料中有黄原胶和瓜尔豆胶,这样能保证本发明红薯汁饮料不出现沉淀现象。

本发明红薯汁饮料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①原料处理:将新鲜生红薯在16-20℃,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存放至有红薯开始萌芽的状态;

②清洗去皮:将步骤①获得的红薯用清水洗去泥沙,去皮。

③切丁:将步骤②获得的去皮红薯切成丁,如切成15×15×15mm大小;

④提汁:将步骤③获得的红薯丁加水3-5倍(可以视需要在这个范围内选择加水多少),煮沸25-30分钟进行提汁。

⑤汁渣分离:在4000rpm的转速下离心5分钟进行取汁,使汁渣分离,得到红薯原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