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液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1119.7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6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早川公视;岩下调;家田义久;佐保田克三;友田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1/24 | 分类号: | B60T1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液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液压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车辆液压机构是利用两个操作力使一个液压活 塞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54771号公报
就专利文献1的图1和图4进行如下说明。
前轮制动器操作杆11与圆弧形的连动部件76一起可自由摆动地 支撑在支轴77上,连动部件76的一端与活塞杆58的端部接触,该活 塞杆58与前轮用主缸13的主活塞57一体设置,连动部件76的另一 端与活塞杆70的端部接触,该活塞杆70与前轮用从动缸17的活塞 69一体设置。
前轮用主缸13通过液压路67与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钳连接。
后轮制动器操作杆121与后轮用主缸141连接,后轮用主缸141 通过液压路54与前轮用从动缸17连接。
上述前轮用主缸13和前轮用从动缸17,利用从前轮用主缸13侧 突出的连接臂部55a、55b、和从前轮用从动缸17侧突出的连接臂部 68a、68b连接。
如果操作前轮制动器操作杆11,则在前轮用主缸13上产生液压, 该液压通过液压路67传递到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钳,设置在制动钳 内的制动钳活塞15夹住制动盘,制动前轮。
并且,如果操作后轮制动器操作杆121,则在后轮用主缸141内 将产生液压,该液压通过液压路54传递到前轮用从动缸17,活塞杆 70通过在该前轮用从动缸17中产生的液压推压连动部件76的一端, 因此连动部件76以支轴77为中心摆动,连动部件76的另一端通过推 压前轮用主缸13的活塞杆58,在前轮用主缸13中产生液压。因此, 与上述同样地制动前轮。
前轮用主缸13和前轮用从动缸17由于通过连接臂部55a、55b 和连接臂部68a、68b连接,因此,由于制造误差和组装误差,前轮用 主缸13和前轮用从动缸17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例如,可以想到: 在前轮用从动缸17的活塞69移动时,前轮用主缸13的主活塞57的 移动量将发生变化。所以希望具有用于这样的车辆的主缸和从动缸的 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的结构。
并且,前轮用主缸13与前轮用从动缸17由于分开连接臂部55a、 55b和连接臂部68a、68b的距离,因此,整体形成大型化的液压机 构,占据车辆很大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两个液压缸的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并且, 可实现小型化的车辆的液压机构。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辆的液压机构,具有第一液压路径和 第二液压路径,第一液压路径包括产生液压的第一主缸,和从该第一 主缸起通过第一油管传递液压、使对象部件动作的第一释放工作缸; 第二液压路径包括产生液压的第二主缸,和通过从该第二主缸起经由 第二油管传递的液压、在所述第一主缸中产生液压的第二释放工作缸,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释放工作缸和所述第一主缸之间设置传递动 力的动力传递部件,所述第一主缸和所述第二释放工作缸形成在同一 个缸体上。
其作用是,由于第一主缸和第二释放工作缸设置在同一个缸体上, 因此无需进行第一主缸和第二释放工作缸的位置调整,可提高第一主 缸和第二释放工作缸所具有的各活塞移动量的精度。
并且,不需要第一主缸和第二释放工作缸为分开结构时的连接部 件,可使第一主缸和第二释放工作缸接近,可使缸体小型化。
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的特征是,所述第一主缸是通过施加的动力 产生液压的离合器主缸,所述第一释放工作缸是从所述离合器主缸经 由第一油管传递液压、切断离合器的离合器释放工作缸,所述第二主 缸是通过手动操作产生液压的手动主缸,所述第二释放工作缸是通过 从所述手动主缸经由第二油管传递的液压、在所述离合器主缸中产生 液压的手动释放工作缸。
其作用是,由于离合器主缸和手动释放工作缸设置在同一个缸体 上,因此无需进行离合器主缸和手动释放工作缸的位置调整,可提高 离合器主缸和手动释放工作缸所具有的各活塞移动量的精度。
并且,不需要离合器主缸和手动释放工作缸为分开结构时的连接 部件,可使离合器主缸和手动释放工作缸接近,可使缸体小型化。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是,将第一主缸和第二释放工作缸的各 液压缸轴设置同一个平面上。
其作用是,使缸体变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1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至少可实现单极接触的插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熨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