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啤酒及其酿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20409.1 | 申请日: | 2008-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良 |
| 主分类号: | C12C11/02 | 分类号: | C12C11/02;C12C5/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5134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啤酒 及其 酿造 方法 | ||
1、一种茶啤酒,这种茶啤酒系有茶叶、啤酒花、白砂糖和其它辅料,经过酒花、茶叶浸提,利用啤酒酵母发酵,制备成茶酒花发酵液,灌装杀菌等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茶啤酒由茶叶、酒花、白砂糖和其它辅料再经啤酒酵母发酵,酿造成茶啤酒饮料;所述的茶叶以中低档茶叶为主,该饮料具有啤酒饮料的常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技术指标:
(1)感官指标:
①色泽:浅黄色或浅玫瑰红色
②香气:浓浓的茶香透着清爽的酒花香气
③酒体:酒体清澈透明,泡沫持久、细腻
(2)理化指标:
①还原糖:7~16g/L
②酒精度:0.5~4%VOL
③二氧化碳:0.2~0.3W/W%
④苦味质:10~20EBC单位
⑤茶多酚:200~1000mg/L
⑥双乙酰:≤0.12mg/L
⑦PH值:4.0~5.0
⑧色度(EBC单位):淡色:5.0~15.8
浓色:16~60
2、一种茶啤酒酿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以中低档茶叶为主,首先制取酒花,茶叶的浸提液,在浸提液中加入白砂糖和其它辅料制取发酵液,利用啤酒酵母低温发酵,再经低温冷贮CO2饱和,灌装杀菌等酿造工艺制成茶啤酒;为把酒花和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萃取,分别在酒花浸提期间萃取;主发酵期间萃取;后发酵期间萃取;或酒花浸提+主发酵期间萃取;主发酵期间+后发酵期间萃取;萃取后加入0.20~1.0%(W/V)的茶叶或茶叶制品,并制定以下酿造工艺:
(一)酒花浸提期间:
(1)在煮沸锅中将水煮沸后加入0.015~0.03%(W/V)的酒花,控制煮沸强度在10~12%,煮沸20~30分钟;
(2)当液温降至90~95℃时加入0.2~1.0%茶叶,并在85~95℃温度下浸提15~30分钟,之后经分离除去酒花和茶叶残渣以及热、冷凝物,制得一定量的满足工艺质量要求的茶叶酒花浸提液,用此热茶叶酒花浸提液溶化生产需要量的白砂糖,在78~82℃温度下杀菌25~30分钟,立即过滤并冷却至6~7℃,从而制得生产需要量的发酵液;
(二)主发酵期间:
采用一罐法低温发酵工艺:
(1)将制得的发酵液(液温6-7℃)泵入发酵罐,通无菌空气;
(2)当发酵液中含氧量达到8mg/L时,接入培养好的酵母培养液,接种量在0.6~1.2%(W/V);
(3)控制发酵温度在6~8℃,发酵10~12天;
(三)后发酵期间:
(1)当发酵醪残糖降至2.5~5.0°Bx,转入后发酵,自然升温该发酵醪至9~10℃,保持3~4天,然后升温至12~13℃,至双乙酰含量降至0.1mg/L以下;
(2)再降温至5~6℃,继续发酵,当真正发酵度达到65~75%时,保持24~48h,进行酵母回收和排放;而后再降温至0.1℃进行低温冷贮,让CO2充分溶解和饱和;保持此温度冷贮30~90天备用;
(四)滤酒工艺:
用硅藻土过滤和无菌精过滤相结合的方法,即得浅黄色或浅玫瑰红色的含茶多酚200~1000mg/L的透明的茶啤酒;
(五)灌装杀菌工艺:
经过滤的散成品茶啤酒用自动灌装机灌装,立即压覆盖和巴氏杀菌,随后贴标,装箱,即得瓶装成品茶啤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啤酒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制品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叶子的加工制品,具体品种是:全发酵型的红茶,半发酵型的青茶,未发酵型的绿茶,窨花型的花茶,及其深加工的提取物制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啤酒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酒花浸提期间:初沸阶段时,减半加入酒花量,再添加0.1~0.5%(W/V)茶叶制品,控制煮沸强度在10~12%,煮沸20~30分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啤酒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温降至90~95℃时加入0.1~0.8%(W/V)的茶叶制品,并在85~95℃温度下浸提15~30分钟,之后分离制取茶叶酒花浸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良,未经刘志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4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