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患风热感冒时的饮食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11635.3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于雅婷;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7北京市东城区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风热 感冒 饮食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技术,特别是一种患风热感冒时的饮食技术。
背景技术
调食和药。
为辛凉解表剂进行调食和药时,要能量略低,营养均衡;滋养五脏,清热除烦,养胃和中,生津润肺;辅助药物芳香辟秽,辛凉疏表;预防复感。
科学家们已认识到:整体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的饮食医嘱执行方案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风热感冒时的饮食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患风热感冒时的饮食技术,它是由“饮食方式、最佳饮食时间、饮食内容以及饮食量的计算方法”四部分组成。
饮食方式及最佳饮食时间:
发热时:服药后15~30分钟饮用米汤1份。
退热后:水果、米汤或稀粥各1/2份。
退热4小时后:营养汤、水果、稀粥、生吃蔬菜、蔬菜各1份。
计算方法:1份g=身高cm-100
1份液体(如营养汤、米汤、稀粥等)=200ml
该技术是通过控制风热感冒患者的饮食,辅助治疗风热感冒的饮食技术。该技术具有滋养五脏,清热除烦,养胃和中,生津润肺等作用,可辅助辛凉解表的药物芳香辟秽,辛凉疏表,并具有预防复感的作用。对人体无副作用。该技术可使风热感冒的治疗周期缩短,降低治疗成本,疗程短,见效快,对人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需用银翘散(《温病条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调食和药原则为能量略低,营养均衡;滋养五脏,清热除烦,养胃和中,生津润肺;辅助银翘散透邪清热,辛凉疏表;预防复感。
[适宜食物]
主食:由大米、小米、黑米、绿豆、燕麦组成的五谷米汤或稀粥。
水果:苹果、橘、梨、葡萄、西瓜、草莓、猕猴桃等。
生吃蔬菜:胡萝卜、番茄、黄瓜、苦瓜等。
蔬菜:蘑菇、木耳、甘蓝、茭白、竹笋、冬瓜、西兰花、番茄、扁豆、海带、油菜、白菜、胡萝卜、菠菜等。
营养汤:鲤鱼汤、黑豆白芝麻汤等。
[菜品制作方法]炝拌、素炒、白灼、清蒸、炖、卤、酱等。
[用法]发热时:服药前30分钟米汤1份;服药1小时后吃少许水果。
退热后:水果、主食、蔬菜各1/2份。
退热4小时后:营养汤、水果、主食、生吃蔬菜、蔬菜各1份。
计算方法:1份g=身高cm-100
1份液体(如营养汤、米汤、稀粥等)=200ml
3天为1个疗程。用该技术辅助银翘散治疗温病初起30例,其中1天痊愈13例,2天痊愈15例,3天痊愈2例。
实施例二:
风温初起以咳嗽为主的风热表证。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者。需用桑菊饮(《温病条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调食和药原则为能量略低,营养均衡;滋养五脏,清热除烦,养胃和中,生津润肺;辅助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预防复感。
[适宜食物]
主食:由大米、小米、黑米、绿豆、燕麦组成的五谷米汤或稀粥。
水果:苹果、橘、梨、葡萄、西瓜、草莓、猕猴桃等。
生吃蔬菜:胡萝卜、番茄、黄瓜、苦瓜等。
蔬菜:蘑菇、木耳、甘蓝、茭白、竹笋、冬瓜、西兰花、番茄、扁豆、海带、油菜、白菜、胡萝卜、菠菜等。
营养汤:鲤鱼汤、黑豆白芝麻汤等。
[菜品制作方法]炝拌、素炒、白灼、清蒸、炖、卤、酱等。
[用法]发热时:服药前30分钟米汤1份;服药1小时后吃少许水果。
退热后:水果、主食、蔬菜各1/2份。
退热4小时后:营养汤、水果、主食、生吃蔬菜、蔬菜各1份。
计算方法:1份g=身高cm-100
1份液体(如营养汤、米汤、稀粥等)=200ml
5天为1个疗程。用该技术辅助桑菊饮治疗温病初起的风热表证30例,其中2天痊愈6例,3天痊愈21例,4天痊愈2例,5天痊愈1例。
实施例三:
由风热袭肺所致的肺热喘咳证。症见身热汗出,喘咳气急,口渴,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数等。需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调食和药原则为营养均衡,能量略低;清热解毒,生津润肺,生津止渴;辅助药物辛凉解表;预防复感。
[适宜食物]
主食:由大米、小米、黑米、绿豆、燕麦组成的五谷米汤或稀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1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