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10306.7 | 申请日: | 200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宋浚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平***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整 支撑 空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自动调整支撑轭空隙的装置,其包含一凸轮、一间隔组件及一弹性组件,当支撑轭因为抵接齿条杆的摩擦等因素而磨损时,藉由设于支撑轭与凸轮之间的弹性组件的弹力,使凸轮相对于支撑轭产生相对旋转运动,间隔组件将支撑轭推向齿条杆的方向,以便使间隔组件与支撑轭之间维持一预设的间距,因此使支撑轭维持一预设程度的空隙。
【背景技术】
一转向装置是一装置,其用以允许一驾驶员依照他的需求来改变车辆的行进方向,亦即可改变旋转中心的一辅助装置,其中车辆的前轮是可相对该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以使车辆转到所需的方向。
图1是一典型的车辆转向装置的概要剖视图。
如图1所示,一常见的转向装置包含:一设于一驾驶座的方向盘100;一连接方向盘的转向轴105;一将转向轴固定于一底盘的转向柱103;一齿轮箱130,包含:一齿条110及一小齿轮120,所述小齿轮120可将转向轴105输入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一齿条杆140,其两端各具有一内球形接头135;一连结杆150,其一体成型形成内球形接头135的一球部;及一外球形接头155形成在连结杆150的一端。再者,所述连结杆150是连接于外球形接头155,使得连结杆150连接于一轮胎158的一关节159上。
图2是一习用的齿条及小齿轮型的齿轮箱的侧面剖视图。所述齿轮箱130包含一小齿轮轴276、一齿条杆140、一支撑轭260、一轭部弹簧263、一轭部栓塞265及一齿条箱270。如上所述,齿条及小齿轮型的齿轮箱130将转向轴105输入的旋转力转换为直线运动。
所述小齿轮轴276接受一旋转力,其是来自与转向轴105连接的一输入轴,因而将此旋转力传送到齿条杆140。小齿轮轴276经由一扭力条连接输入轴,及一小齿轮120卡掣于所述齿条110并形成在所述小齿轮轴276的一端。
齿条杆140与小齿轮轴276组合,以便转换旋转运动为直线运动。齿条杆140为一杆状,延伸介于两个前轮之间,其两端各设有一内球形接头135。一齿条110卡掣于小齿轮轴276的小齿轮,并设于所述内球形接头135之间。
所述支撑轭260适度的维持一介于齿条杆140与小齿轮轴2765间的空隙,因而使力量平顺的传递。支撑轭260位于齿条110所在表面相对的一侧,也就是位在齿条杆140的后表面,支撑轭260插入一具有一圆孔的齿条箱270内,以此方式使其具有一能向前及向后移动的结构。
所述支撑轭260具有一圆柱形状,以便在齿条箱270的汽缸内向前及向后滑动。以及,支撑轭260的一前部与齿条杆140接触,其具有一半圆形的凹槽,以便紧密的与齿条杆140的后表面接触。
再者,为有效传递力量,必须使齿条杆140与支撑轭260相互紧密接触,且轭部弹簧263设于支撑轭260的后侧,以便在一预设的压力下推动支撑轭260,因此补偿齿条杆140与支撑轭260间产生的空隙。
如此支撑轭260具有一抵接齿条杆140后表面的滑动摩擦力。因此,为了防止齿条杆140摩损,或防止因为摩擦产生的噪音,故使用由塑料材质制成的支撑轭260,其相较于齿条杆140为软的材质。
一轭部弹簧263的功能为产生一压力,以使支撑轭260与齿条杆140紧密接触,通常使用一螺旋弹簧作为轭部弹簧。所述轭部栓塞265位于轭部弹簧263的后表面,以支撑轭部弹簧263。
轭部栓塞265支撑轭部弹簧263,使轭部栓塞265施加压力予支撑轭260。通常,轭部栓塞265具有一公螺纹,以便与一具有母螺纹的齿条箱270相互组合。轭部栓塞265的后表面设有一可插入一扳手的槽。因此,当组合轭部栓塞265时,或齿条杆140和小齿轮轴276间产生空隙时,轭部弹簧263的张力能通过扳手扳紧轭部栓塞265而加以调整。
就构造来说,齿条杆140和小齿轮轴276间的空隙能以简单方法补偿,亦即是可通过轭部弹簧263压迫习用支撑轭260,使轭部栓塞265与支撑轭260之间有一大约0.05mm的间隙。
然而,经过长期使用后,支撑轭260会移向齿条杆140,因而使轭部栓塞265与支撑支撑轭260的间隙增加。结果,轭部栓塞265与支撑支撑轭260会因为振动彼此碰撞,因此而产生噪音。为了防止因摩擦产生的噪音,轭部栓塞265必须一再的调整。也就是说,维护作业必需经常反复拆装整个转向装置。因此,需要一种装置,不需要拆开调整而能自动补偿空隙。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都株式会社,未经万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0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