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机动球形探测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3679.8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战强;刘美苓;蔡尧;叔广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战强 |
主分类号: | B62D57/00 | 分类号: | B62D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球形 探测 机器人 | ||
1、高机动球形探测机器人,包括球壳19,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盘3固定对称连接在球壳19的内部,不随球壳19转动的一个支撑架1的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5和连接盘3相连。直线运动机构的驱动电机4安装在支撑架1上,电机4的转动通过一对齿轮2、11将运动传给连接盘3,进而驱动球壳19转动,来实现球形机器人的直线运动。原地转向运动机构的驱动电机12通过电机支撑座23固定在支撑架1上,电机12输出轴通过连接轴21、推力球轴承22及螺栓25连接重块20并驱动其高速旋转,从而使球壳19进行原地反向转动。摄像头伸缩机构的电机6通过齿轮10、17传动带动丝杠16旋转,而丝杠16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右旋和左旋螺纹,当丝杠16旋转时,其上两个螺母14、18会沿光杆15进行背向或相向运动,两个相机连接杆9分别固定安装在螺母14、18上,通过螺母的运动带动一起运动,实现球形机器人左右两侧的相机支架8伸出和缩回球壳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机动球形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通过把驱动电机4安装在支撑架1上,支撑架1与空心轴26固连,并通过轴承5支撑在连接盘3上,齿轮11与空心轴26固连,电机4输出轴上固连的齿轮2通过与齿轮11啮合传动,带动空心轴26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架1及其上的所有部件绕着空心轴26的中心线转动,由此产生的重心偏移使球壳19滚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机动球形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地转向运动机构,可以实现球形机器人的原地零半径转向。通过把驱动电机12固定在小支撑架23上,重块20通过连接螺栓25、连接轴21、推力球轴承22支撑在支撑架1上,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21驱动重块20高速旋转,在角动量守恒的作用下球形机器人进行原地反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机动球形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内部有可以伸出和缩回球壳19的螺旋机构,丝杠16通过滚轴轴承13支撑在支撑架1上,其两侧分别为右旋和左旋螺纹,并安装有两个螺母14、18,两螺母14、18上分别安装有相机连接杆9和光杠15,连接杆9与相机支架8和球壳端盖7固连,摄像机等传感器安装在支架8上,电机6通过齿轮10、17传动来驱动丝杠16旋转,从而带动左右螺母14、18沿着光杠15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相机支架8和球壳端盖7进行背向或相向运动,实现摄像头和球壳端盖7的伸缩。螺旋机构固定在支撑架1上,球形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支撑架1及上部件不随球壳转动,故相机可以保持固定角度进行拍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战强,未经战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6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