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线绘制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2801.X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训;邓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绘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绘制粗线,特别是一种粗线绘制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形处理中,很多情况下,绘制粗线都是常见的需求。假如图形处理硬件配备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则可以绘制高质量的粗线并显示在显示屏幕上。然而,假如受限于成本因素,图形处理硬件被设计为具有有限的计算能力,则不足以采用复杂的粗线绘制算法。
以导航系统为例。导航系统需要图形处理,以将电子地图或路径显示在显示屏幕上。因此,粗线(每条粗线的宽度皆大于1)经常被绘制并显示在显示屏幕上。假设,由于成本限制,导航系统不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则导航系统需要简化的绘制方法,以将需要的粗线呈现给用户。假如执行现有技术的单线绘制方法,通过重复绘制单线来构建粗线,则可以相应加快粗线的绘制速度。然而,粗线绘制速度的加快是以牺牲粗线质量为代价的。例如,现有技术的单线绘制方法不能够保证在具有夹角的两条粗线之间产生平滑的交点。此外,假如需要绘制具有相同宽度、却具有不同斜率的粗线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屏幕上,则用户可以察觉出由现有技术单线绘制方法产生的实际粗线具有不同的宽度。因此,为避免使用单线绘制方法引起的上述问题,找出一种不需要高计算能力即可绘制高质量粗线的简单而新颖的粗线绘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仅具有高计算能力才可绘制高质量粗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粗线绘制方法及装置,可在低计算能力的情况下,绘制高质量的粗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线绘制方法,包含:根据待绘制的粗线的宽度与对应于粗线的线路的起点与终点至少之一,绘制至少一预定图案;根据预定图案,确定多个多边形顶点;以及执行多边形填充操作,以填充由多边形顶点定义的多边形区域,并且将填充多边形区域的绘制结果储存至帧缓冲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线绘制装置,包含:帧缓冲器、图案绘制引擎以及多边形填充引擎。图案绘制引擎根据待绘制的粗线的宽度与对应于粗线的线路的起点与终点至少之一,绘制至少一预定图案。多边形填充引擎,耦接图案绘制引擎与帧缓冲器,用以根据预定图案,确定多个多边形顶点,执行多边形填充操作,以填充由多边形顶点定义的多边形区域,并且将多边形区域的绘制结果储存至帧缓冲器。
上述粗线绘制方法与粗线绘制装置通过绘制预定图案及填充多边形区域来绘制粗线,从而达到了不需要高计算能力即能绘制高质量粗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粗线绘制装置100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粗线绘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步骤204的详细流程图。
图4为位于目标点粗线的线路上的多个点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步骤205的详细流程图。
图6为对应于具有不同半径的圆的量化法向量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步骤206的详细流程图。
图8为当粗线宽度等于奇数时,定位多个多边形顶点的范例。
图9为当粗线宽度等于偶数时,定位多个多边形顶点的范例。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粗线绘制装置1000的方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揭示的绘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绘制方法绘制出的粗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为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线绘制方案。此粗线绘制方案利用图案绘制引擎(pattern drawing engine)绘制预定图案(例如圆形或规则多边形)作为参考,以定位多个多边形顶点。接着,粗线绘制方案执行多边形填充(filling)操作,以填充由多边形顶点定义的多边形区域,从而绘制粗线。更进一步的描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2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投影幕装置
- 下一篇:视力测试仪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