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7175.5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新谷昌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F16H6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变速器,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双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变速器单元的构 造。
巳知的没有使用扭矩变换器的机械自动变速器被用于汽车的变速器。在这些机械自动 变速器中,那些手的变速器中的操作(选择齿轮并且换档)和离合器的啮合以及分离可通 过传动器执行,由此不需要扭矩变换器。变速器包含可以在换档方向和选择方向通过滑动 并且旋转进行移动的换档轴,多个设置在选择方向上的换档支托(换档托架),和分别连 接到换档支托和换档叉的换档轨(杆)。而且,一种向外凸出的棘爪状的换档构件(换档 装置)设置在换档轴上,并且一对彼此在换档方向上间隔开的爪部分设置在每个换档支托 上。此外,换档轴通过传动器在机械自动变速器内移动,由此换档支托的爪部分通过换档 构件被有选择地推动在换档方向上移动,从而换档叉被有选择地移动。
而且,在机械自动变速器中,具有两个离合器的双离合器类型的自动变速器已经被发 展。在双离合器类型的自动变速器中,从离合器连接一个齿轮的状态,到另一离合器连接 到目标齿轮,当目标齿轮的转速与通过第一个离合器啮合的齿轮的转速达到同步时,第一 个离合器被分离,因此换档中没有发生空档状态,可实现几乎没有功率中断的换档。
这样,在双离合器型的自动变速器中,因为在换档期间用于两个齿轮的换档操作被连 续地执行,换档构件的移动变得复杂,从而担心换档时间变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 提出过一种机械自动变速器其中设置在每个换档支托上的一对爪部分之间的间距在换档 方向上被扩大,使得换档构件可以仅仅通过在选择方向上从处于换档状态的换档支托的一 对爪部分之间的位置移动换档构件,而进入一对用于在空档位置的目标齿轮的换档支托上 的爪部分之间,换档构件的移动因此被简化(参看JP-A-2001-304411)。
但是,在JP-A-2001-304411中,当换档构件移动到选择方向时为了使换档构件进 入一对爪部分之间,一对爪部分必须以相当宽的间距安装。因此,当一个齿轮被啮合时, 由于换档构件从它的空档位置移动到爪部分来相抵接的距离变得相对长,担心不能获得快 速的换档。
此外,在一对爪部分以相当宽的间距被安装的情况下,从换档构件传送到爪部分的力 变小,并且效率被降低。以下,使用图8解释效率降低的原因。图8是表示根据相关技术(JP -A-2001-304411)的换档支托的换档机构的结构原理图。
如图8所示,在JP-A-2001-304411描述的机械自动变速器中,一种通过控制轴70的 转动引起换档构件71的摆动从而在换档方向上推动换档支托72的爪部分73的结构被采用。 在这样的结构中,当一对爪部分73之间的间距L1被增加时,换档构件71被促使来推动爪部 分73而换档71朝换档方向大辐倾斜。假定一个通过控制轴70的转动扭矩T施加到爪部分73 的力为一个切向力F,从换档构件71和爪部分73之间的接触点a到控制轴70的轴心C的距离 为L2,并且连接接触点a与轴中心C的连线沿换档方向的倾角为α,切向力F在换档方向上 的分力,也就是,在换档方向上变动换档支托72的分力P1通过下面的公式(1)获得。
P1=F×COSα=T×COSα/L2……(1)
在等式(1)中,在不管角度α为多少距离L2实质上是一个常数的情况下,人们发现 当角度α在0到90度范围内增加时,分力P1减少。因此,在爪部分73之间的间距L1如JP-A -2001-304411一样增加的情况下,朝换档方向推动爪部分73的力被减少,由此,变得难 以以高效率在换档方向上移动换档支托72。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得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通过简化换档构件的移动而不扩大一对在换档 支托上的爪部分的间距,它能快速并且有效率地进行换档。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个变速器,包含:
换档构件,可在换档方向和选择方向上移动;
多个排列在选择方向的换档支托,每个具有一对彼此在换档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爪部 分;并且
多个换档叉,通过换档轨连接到换档支托,其中
换档构件由传动器移动以在换档方向上推动第一爪部分中的一个从而有选择地在换 档方向上移动对应的换档支托,以使对应的换档叉从空档位置移动到换档位置,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7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