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天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2928.3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塚本宏行;杉本一隆;田村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7/04 | 分类号: | B60J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天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天窗面板来开闭车辆顶部所具有的开口的车辆用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车辆用天窗装置利用电动机经由线缆来开闭天窗面板。电动机通过牵引线缆而打开天窗面板,通过按压线缆而关闭天窗面板。
天窗装置的种类按大类分具有内滑式和外滑式两种。内滑式是在敞开天窗面板时使天窗面板在车顶和车顶衬层之间的间隙中滑动并收纳在它们之间的形式。外滑式是在敞开天窗面板时使天窗面板的后端向上方倾斜后使天窗面板向后方滑动的形式。
一直以来,天窗装置通过止动件来限定天窗面板的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另外,该装置具有用于检测天窗面板移动到全开位置或全闭位置的限位开关等机械式传感器。但是,在该装置中,当将天窗面板全开或者全闭时会发出碰触到止动件的声音或机械式传感器的检测音。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车厢的舒适性,要求降低车厢内的噪音。因此,为了降低噪音,开发了通过脉冲信息来检测天窗面板的位置的技术。
通过日本特开2005-290939号公报,改良后的内滑式的天窗装置已被公知。通过日本特开2005-290939号公报所公知的天窗装置具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通过计数由脉冲产生部对应于电动机的旋转而产生的脉冲数来检测天窗面板的位置。具体而言,在该控制系统中,预先设定天窗面板位于全开位置时的全开基准脉冲计数值和天窗面板位于全闭位置时的全闭基准脉冲计数值。将脉冲产生部对应于电动机的旋转而产生的脉冲的计数值作为实际脉冲计数值。该控制系统构成为:当实际脉冲计数值达到全开基准脉冲计数值或者全闭基准脉冲计数值时,使电动机停止,从而使天窗面板的开闭动作停止。从而当将天窗面板全开或者全闭时,就不会产生碰触到止动件的声音或机械式传感器的检测音。其结果是,能够降低车厢内的噪音。
另一方面,现有的外滑式天窗装置需要不同于内滑式天窗装置的对策。在外滑式天窗装置中,将敞开状态下的天窗面板关闭的步骤如下。全开着的天窗面板处于后端向上方倾斜的状态(上倾状态)。首先,使该状态下的天窗面板滑动到开口的前端位置。接下来,使天窗面板的后端恢复到原来的高度(使其下倾)。其结果是,天窗面板成为全闭状态。
在现有的外滑式的装置中,车辆在行驶时,在将分隔车内和车外的天窗面板打开时,在车顶的开口周围,在车内与车外之间产生气压差。即,车外侧为负压。因此,朝上的风压(负荷)作用于上倾状态下的天窗面板上。在使天窗面板下倾时,作用在天窗面板上的朝上的风压给线缆带来的影响大。
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在现有的外滑式天窗装置中直接采用日本特开2005-290939号公报所公知的内滑式的技术来降低车内的噪音。在该情况下,在电动机旋转时,控制系统对脉冲产生部所产生的脉冲数进行计数。但是,与伴随于风压的负荷相对应地在线缆上会产生一些挠曲。由此使天窗面板相应地不能完全下倾到预定的全闭位置。其结果是无法检测到天窗面板的准确位置。
例如,当实际脉冲计数值达到全闭基准脉冲计数值的时刻,实际上天窗面板有可能并未完全关闭。即,基于实际脉冲计数值的天窗位置与天窗面板的实际位置之间产生位置偏差。若放任这种位置偏差,就会在车顶的开口和天窗面板之间产生间隙。
发明内容
因此,在外滑式天窗装置中,优选一种不论作用在天窗面板上的负荷有多大都能够将天窗面板设定在准确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上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天窗装置,该车辆用天窗装置使关闭着的天窗面板的后端向上方倾斜之后沿着车顶的外表面滑动,从而将上述天窗面板打开,该车辆用天窗装置具有:面板支撑条,该面板支撑条相对于上述车顶可前后滑动且可上下摆动,用于对上述天窗面板进行支撑;驱动滑动件,该驱动滑动件相对于上述车顶可前后滑动,经由摆动导向机构使上述面板支撑条的后端上下摆动,并且使该面板支撑条前后滑动;以及电动机,该电动机利用线缆(wire cable)来驱动该驱动滑动件前后滑动,上述摆动导向机构由如下部分构成:设置在上述驱动滑动件和上述面板支撑条中一方上的提升导向槽、前侧的空走槽和后侧的空走槽;和设置在上述驱动滑动件和上述面板支撑条中另一方上的提升销,上述提升导向槽构成为沿上述车顶的前后方向细长且在上述车顶的上下方向倾斜,上述提升销可相对移动地嵌合在上述提升导向槽中,上述前侧的空走槽是与上述提升导向槽的前端连通并对上述提升销进行导向使其相对空走(free running、idle running)的槽,上述后侧的空走槽是与上述提升导向槽的后端连通并对上述提升销进行导向使其相对空走的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2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