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9477.8 | 申请日: | 200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芳;刘博;董振明;金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01/12 | 分类号: | C07C201/12;C07C205/06;C07C205/11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耀田 |
| 地址: | 030006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硝基 联苄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具体是一种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医药、 化妆品、染料和工程树脂等领域,因此其合成一直备受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工业上制备4,4’- 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是由对硝基甲苯类化合物与强碱相互作用失去a-H,然后在氧气或空气 氛围中氧化偶联而得到的。这些制备方法主要集中在强碱与溶剂的选择上,例如文献已报道 的:叔丁醇钾/叔丁醇,叔丁醇钾/DMSO,KNH2/THF,Na/CH3OH,CH3ONa/CH3OH, KOH/CH3OH等等,这些方法大都使用不稳定、难保存、成本较高的强碱和易燃易挥发的有 机溶剂,而且容易生成进一步的氧化偶联副产物4,4’-二硝基二苯乙烯,从而使得实验成本 较高,操作复杂,分离困难,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操作 简便,易分离提纯,环境污染小。
本发明提供的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对硝基甲苯类化合物、β- 环糊精和氢氧化钠溶于水中,于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生成相应的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 物。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R=H,F,Cl,Br,I,CH3等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β-环糊精、氢氧化钠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室温下搅拌至澄清,再加入对硝 基甲苯类化合物,在40-80℃反应至完全,其中对硝基甲苯类化合物、β-环糊精、氢氧化钠 和水的摩尔比为1:0.5—2.5:30-100:300—1000;
(2)停止反应,放置析出沉淀,抽滤得固体粗品;
(3)用煮沸的环己烷洗涤该固体粗品3-5次;
(4)用煮沸的苯提取步骤(3)所得固体3-5次,将不溶的杂质弃掉,所得苯溶液旋干, 即得产品4,4’-二硝基联苄类化合物。
用稀盐酸将水相调至中性或弱酸性,抽滤得β-环糊精,烘干后可循环使用3-5次。
所述步骤(1)中对硝基甲苯类化合物、β-环糊精、氢氧化钠和水的优选摩尔比为1:0.75 —1.5:40-50:400—500。
所述步骤(1)中的优选反应温度是5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用水代替有机溶剂,既降低了实验成本,又大大减小了环境污染。
2、本方法所用的碱廉价、易保存。
3、本方法副产物少,易分离提纯。
4、所用β-环糊精可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4,4’-二硝基联苄的制备
(1)在装有电磁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1.42g(1.25 mmol)β-环糊精、2.2g氢氧化钠和10ml水,室温搅拌至澄清后,再加入0.17g(1.25mmol) 对硝基甲苯,升温至55℃左右反应12h;
(2)停止反应,放置析出沉淀,抽滤得黄色固体粗品0.15g;
(3)用煮沸的环己烷充分洗涤该固体3次,以除去未反应的原料;
(4)用煮沸的苯提取步骤(3)所得固体3次,将不溶的杂质弃掉,所得苯溶液旋干, 即得产品4,4’-二硝基联苄0.1g,产率为59%。m.p.180~181℃,1HNMR(300MHz,CDCl3)δ: 8.142~8.114(4H,d),7.277~7.243(4H,d),3.058(4H,s)。
实施例2 2,2’-二氟-4,4’-二硝基联苄的制备
(1)在装有电磁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1.42g(1.25 mmol)β-环糊精、2.2g氢氧化钠和10ml水,室温搅拌至澄清后,再加入0.2g(1.25mmol)2- 氟-4-硝基甲苯,升温至55℃左右反应4h;
(2)停止反应,放置析出沉淀,抽滤得黄色固体粗品0.21g;
(3)用煮沸的环己烷充分洗涤该固体3次,以除去未反应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4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缓释功能的多效唑微囊悬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脉冲型叶片除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