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棉花作物的除草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79472.5 | 申请日: | 200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春;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43/60;A01N39/04;A01N43/40;A01P1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米文智 |
| 地址: | 050051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棉花 作物 除草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除草剂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棉花作物的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效控制棉花田杂草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棉花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棉花田发生杂草主要为藜、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等阔叶杂草,其占杂草发生总量的70%左右。目前生产上防治棉花田杂草的除草剂主要为乙草胺、二甲戊灵、氟乐灵、金都尔等土壤处理剂,其主要防治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均能有效对棉花田中的马唐、牛筋草、稗草等进行防除,但是对棉田主要杂草藜、马齿苋、铁苋菜等防效较差。此外,土壤处理剂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棉花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地区一般在每年五月上旬播种棉花,此时正值北方干旱少雨,导致棉田土壤处理剂药效降低且持效期短,同时药剂对棉花幼苗有较为严重的药害,表现为叶片畸形,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茎叶处理剂与土壤处理剂相比,其具有对环境污染小、用量少、对土壤湿度要求低等优点成为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的除草剂类型,目前国外正有茎叶处理剂取代土壤处理剂的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棉花田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但是生产上推广的除草剂品种主要防治禾本科杂草且为土壤处理剂,并且在国内还没有登记有效防治棉花田阔叶杂草的茎叶处理剂。在此种情况下,开发有效防治棉花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茎叶除草剂品种将成为未来农药制剂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用于 棉花作物的除草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组合物含有:
(A)嘧草硫醚(2-氯-6-(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苯甲酸钠),
(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除草剂:精喹禾灵、精噁唑禾草灵、烯禾啶或烯草酮,
(C)余量助剂;
其中组分A与精喹禾灵的重量比为1∶8~20∶1,组分A与精噁唑禾草灵、烯禾啶或烯草酮的重量比为1∶3~3∶1,组分A+组分B在组合物中的重量分数为5-70%。
本发明组合物制成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时,助剂(C)最好由下述重量分数的成分组成:润湿剂1-3%、分散剂2-5%和固体载体22-92%。
本发明组合物制成油悬浮剂时,助剂(C)最好由下述重量分数的成分组成:乳化剂3-5%、防冻剂1-5%、稳定剂1-5%、消泡剂1-5%和有机溶剂10-89%。
本发明组合物制成乳油剂时,助剂(C)最好由下述重量分数的成分组成:乳化剂3-25%、和有机溶剂10-8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棉花田间主要发生的禾本科杂草合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和各单剂相比,扩大了杀草谱。
本组合物实施例以加工100g制剂为例,各组分选自:嘧草硫醚(2-氯-6-(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苯甲酸钠)简称为PE-350,分子式为C13H10ClN2NaO4S、精喹禾灵,分子式为C19H17ClN2O4、高效氟吡甲禾灵,分子式为C16H13ClF3NO4、精吡氟禾草灵,分子式为C19H20F3NO4、精噁唑禾草灵,分子式为C18H16ClNO3和烯禾啶,分子式为C17H29NO3S。
本组合物的助剂中的润湿剂选用月桂醇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 钠、石油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拉开粉、润湿渗透剂T、烷基萘磺酸钠、辛基硫酸盐、低黏度甲基纤维素、松油皂、Span20(司潘20)、JFC(RO(CH2CH2O)nH,R=C8~C10、n=4~8)、Tween60(吐温60)、Morwet EFW(商品号,Petrochemicals Co.生产供应)、Morwet IP(商品号,Petrochemicals Co.生产供应)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酸性废水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