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LED引线键合机的双光路成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276.8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续业;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2B17/08;H01L21/68;H01L21/60;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65201河北省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led 引线 键合机 双光路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LED引线键合机的双光路成像系统,属于光学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因此被广泛用于半导体及电子行业的自动化生产及成品检测、质量控制等领域。随着LED产业的迅速发展,形色各异的LED生产工艺对封装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自动引线键合机作为半导体后封装设备中的关键设备,在对准精度、实时控制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图像的实时获取、识别及校准定位成为设备自动控制的前提条件。一副成像糟糕的图像往往很难通过软件补偿,即使占用大量的内存和运行时间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对图像识别的实时性至关重要。
LED焊线生产中遇到的芯片千差万别,料条的一致性也较差,图像识别出错的频率很高,主要原因在于芯片和引脚的高度差远超过了景深;芯片和引脚表面反光特性的不同也对识别产生了很大影响;光学系统在焊线中随工作台作高速运动,机械振动带来的误差必将影响到识别效率和识别精度。因此,普通的单路镜头已经很难满足图像识别的需要。镜头本身的成像质量、切换装置的高速可靠和系统结构的稳定抗振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几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识别精度高的全自动LED引线键合机的双光路成像系统。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照明光源、物镜、高、低倍两组辅助物镜、两个分束镜、两个反射镜、电子切换装置和高、低倍两组辅助物镜共用的一个CCD,其中,第一分束镜的反射光轴与第一反射镜的入射光轴同轴,且第一分束镜和第一反射镜均与入射光轴成45°分布,第二反射镜的出射光轴与第二分束镜的入射光轴同轴,且第二反射镜和第二分束镜均与入射光轴成45°分布,高、低倍两组辅助物镜与电子切换装置依次布置在两对分束镜和反射镜间的光路上,其中,高倍6X辅助物镜置于第一分束镜与第二反射镜间的光路上,低倍4X辅助物镜置于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分束镜间的光路上。
本发明所述电子切换装置的构成中包括线圈,磁芯、挡片、右卡臂、左卡臂、永磁铁和转轴,其中,永磁铁与转轴的轴体固定,挡片与转轴一端固定,转轴装于右卡臂和左卡臂之间,右卡臂和左卡臂分别与磁芯的两端相连。
本发明所述照明光源的构成中包括同轴蓝光、同轴红光、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和半环形红光,其中,第一半透半反镜和第二半透半反镜均与同轴红光的光轴成45°角分布,同轴蓝光的光轴与同轴红光的光轴成90°角分布,半环形红光的光轴与同轴红光的光轴同轴。
本发明所提供的全自动LED引线键合机的双光路成像系统用来解决LED器件焊线中的识别问题,针对芯片与引脚的不同特征分别通过高、低倍镜头采集图像,且高、低倍镜头共用一个CCD,这样改善了识别精度,却并不增加制作成本。本系统工作时,光束经物镜到第一分束镜分束,一路直接进入高倍辅助物镜,一路通过第一反射镜转折进入低倍辅助物镜。识别芯片时,电子切换装置的挡片摆至低倍物镜一侧,光束通过高倍镜头,经第二反射镜和第二分束镜进入CCD;而识别引脚时,电流反向,电子切换装置的挡片摆至高倍物镜一侧,光束通过低倍镜头,经第二分束镜进入CCD,即实现了一次切换,完成了一个焊线周期。
镜头的设计采用ZEMAX软件,两组镜头分别设计,以MTF曲线和点列图来衡量成像质量,并考虑加工装配误差,进行公差带分析。
电子切换装置的高速和稳定是一对矛盾又是追求的最高目标,切换速度直接影响着焊线效率;而对于高速运行的设备,要求运动部件轻质且有极高的抗振性能。经过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切换装置由电磁铁来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切换时间20ms,重量25g。整个光学系统不超过300g,结构稳定,振动小。
考虑光谱、照度、均匀性及照射角度对图像识别的影响和设备结构的限制,选用LED照明光源,采用同轴蓝光和同轴红光突出中心视场,半环形红色侧光加强轮廓特征,图像识别中可以灵活组合这几种照明方式,亮度0-255级程控可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双光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子切换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照明光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柴油发动机故障预测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真空管自动检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