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子带分割的频域均衡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9220.2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孙柏昶;吴丹;韩明钥;卢坡;李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割 均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基于子带分割的频域均衡器,特别 适用于存在强多径、大多普勒频移的大容量散射通信系统作解调器装 置。
背景技术
对流层散射信道作为一种典型的随机多径信道,存在频率选择性 衰落,引起码间干扰,传统的大容量散射通信中,采用时域判决反馈 均衡器抵抗码间干扰。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在一般的散射信道条件 下,时域判决反馈均衡器具有可靠的工作性能,但是对抗“飞机效应” 引起的强多径、大多普勒频移,其技术实现难度巨大,难以有效抑制 信道传输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有效抵抗强多径及大多普勒频移的基于子带分割的频域均衡器。本发 明不但可以消除一般的散射信道条件下存在的码间干扰,而且可以抵 抗“飞机效应”引起的强多径、大多普勒频移条件下的码间干扰,有 效抑制信道传输损伤。本发明具有电路简单、资源开销小、性能稳定、 集成化程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子带分割的频域均衡器,它包括A/D变换器组1-1、1-2、1-3、 1-4、载波产生模块5、数字下变频模块6、差分相干检测模块7、同 步提取模块8、积分判决模块9、鉴相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码 间干扰消除器,码间干扰消除器由频谱预处理模块2、子带校正模块 3、子带合并模块4组成;
其中低中频输入端口B1、B2、B3、B4分别与A/D变换器组1-1、 1-2、1-3、1-4各输入端口1脚相连;A/D变换器组1-1、1-2、1-3、 1-4、频谱预处理模块2、子带校正模块3、子带合并模块4依次串接; 数字下变频模块6的输入端口1脚与子带合并模块4的输出端口10 脚相连,其输入端口4、5脚分别与载波产生模块5的输出端口1、2 脚相连,其输出端口2脚分别与差分相干检测模块7和同步提取模块 8的输入端口1脚相连,其输出端口3脚分别与差分相干检测模块7 和同步提取模块8的输入端口2脚相连;差分相干检测模块7、同步 提取模块8的输出端口3脚分别与积分判决模块9的输入端口1、2 脚相连;积分判决模块9的输出端口3、4脚分别与信码出端口C、 码钟出端口D相连;鉴相器19的输入端口1脚与高稳晶振入端口A 相连,输出端2脚时钟端口CLK与各部件时钟入端口连接;
A/D变换器组1-1、1-2、1-3、1-4将低中频输入端口B1、B2、 B3、B4输入的四路低中频信号分别进行模/数变换,变换后的低中频 数字信号分别输出至频谱预处理模块2;
频谱预处理模块2将输入的四路低中频数字信号在频域上分别 分割为六个子带,在六个子带对应的频域上分别从四路信号中选择出 具有最佳频谱的信号,选择出的六个子带信号分别进行傅立叶逆变换 后输出至子带校正模块3;
子带校正模块3包含六个独立的子带校正通道,每个子带校正通 道分别估计出子带选择信号的幅度,并将估计值与对应子带内的预置 模板值比较产生加权系数,利用加权系数修正对应子带的波形,波 形修正后的子带信号分别输出至子带合并模块4;
子带合并模块4将六个频域子带内校正后的信号进行合并,合并 后的信号输出至数字下变频模块6;
数字下变频模块6将合并后的信号分别与载波产生模块5产生的 同相载波、正交载波进行混频,混频后的I路、Q路零中频信号分别 输送给差分相干检测模块7、同步提取模块8;差分相干检测模块7 将输入的I路与Q路零中频信号进行差分相干检测,检测后的信号输 出至积分判决模块9;同步提取模块8从输入的I路、Q路零中频信 号中提取出位同步信号,位同步信号输出至积分判决模块9;积分判 决模块9将差分相干检测模块7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积分,在同步提 取模块8产生的位同步信号下判决出码字,并将位同步信号转换成符 号时钟,判决后的码字、符号时钟分别输出至信码出端口C、码钟出 端口D;
鉴相器10产生整个频域均衡器所需的处理时钟。
其中,频谱预处理模块2由第一至第四子带分割模块12-1、12-2、 12-3、12-4、第一至第六子带选择模块13-1、13-2、13-3、13-4、13-5、 13-6、傅立叶逆变换模块组14-1、14-2、14-3、14-4、14-5、14-6组 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