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多西他赛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70277.6 申请日: 2008-09-10
公开(公告)号: CN101353334A 公开(公告)日: 2009-01-28
发明(设计)人: 李勤耕;陈大海;王涛;田睿;罗绪;全继平;郭彬;谢守权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医科大学医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305/14 分类号: C07D305/14;A61P35/00
代理公司: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康海燕
地址: 400016***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总的涉及从前体化合物合成多西他赛。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及通过如下反应制得多西他赛:

背景技术

自1992年,紫杉醇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类癌症的治疗(LUNDBERGBB,RISOVIC V,RAMASWAMY M,et.al.A lipophilic paclitaxel derivative incorporatedin a lipid emulsion for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J Controlled Release,2003,86(1):93-100)。除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外,紫杉醇联合用药时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也有明显的疗效。另外Yuan等研究表明紫杉醇有显著抗人肝癌活性(YUAN JH,ZHANG RP,ZHANG RG,et al,Growth-inhibiting effoets of taxolon human liver carcinoma in vitro and in nude mice,World J Gastroenterol,2000,6(2):210-215;YUAN JH,WANG XW,LUO D,et al,Antihepatoma activity of taxol,Acta Pharmaeol Sin,2000,21(5):450-454)。马培奇等对紫杉醇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马培奇.紫杉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刊,2004,6(3):210-213)。但紫杉醇作为注射用的化学治疗药物,它的水溶性很低,只有0.25μg·mL-1,严重阻碍了其活性的更好发挥。为此,人们对紫杉醇进行了构效关系与结构改造的研究。

人们在对紫杉醇的结构改造中得到了大量的紫杉醇的衍生物,筛选出一些活性更高的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其中多西他赛最为著名。Francoise-Gueritte(FRANCOISE-GUERITrEI.GenerM and recent aspects of the chemistry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of taxoids,Curr.Pharm.Design,2001,7(12):1229-1249)药效研究表明,对皮肤癌、头颈部恶性肿瘤也具有极强的抗癌活性。齐传民等(齐传民,王蕴峰,王力元,等.四步纯化法合成多西他赛的工艺研究,化工科技,2003,11(2):3-8)用4步纯化法已成功合成出多西他赛。与紫杉醇相比,多西他赛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水溶性6~7μg·mL-1,稍好于紫杉醇。②活性高于紫杉醇,其对微管蛋白的稳定作用比紫杉醇更好,体外抑瘤活性研究中,其活性是紫杉醇的1.3-12倍;在相同的毒性剂量下,多西他赛的抗微管解聚能力较紫杉醇高约1倍,体内活性实验中对所有移植瘤株活性亦优于紫杉醇;用药剂量总的治疗费用小于紫杉醇。

目前多西他赛合成的起始原料多是以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为原料,按下式反应进行(Ojima,I.,J.Org.Chem.,1991,56,5263;Tetrahedron Lett.,1990,31,977;Tetrahedron Lett.,1993,34,4149-4152;J.Am.Chem.Soc.,1990,112,770;J.Am.Chem.Soc.,1988,110,278;Tetrahedron,1988,44,5307;Jung,M.J.,J.Org.Chem.,1991,56,1681;Tetrahedron,1992,48,6985;Denis,.J.-N.,J.Am.Chem.Soc.,1988,110,5917;Holton,R.A.,EP400,971,1990;Commercon,A.,Tetrahedron Lett.,1992,33,5185):

该反应有两个很大的缺陷,其一是在引入保护基2,2,2-氯甲酸三氯乙酯时容易形成如下副产物:

副产物(IX)的出现,不但影响反应收率,而且难于对化合物(VII)进行纯化;其二是脱保护时,反应条件剧烈,易产生许多副反应。

Nicholas J.(US 5688977,1997)采用如下方式制得C-7,C10-二-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医药研究所,未经重庆医科大学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