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多西他赛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0277.6 | 申请日: | 200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勤耕;陈大海;王涛;田睿;罗绪;全继平;郭彬;谢守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医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305/14 | 分类号: | C07D305/1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1、制备多西他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下式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
与酰化剂
在4-N,N-二甲基吡啶存在下进行第一次酯化,形成下式所示的C-7,C10-二-X-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I)
其中,X为取代基,该取代基为所连苯环2或3或4或5或6-位上的取代基;(b)将II式所示的C-7,C10-二-X-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I)与下式所示的1-叔丁氧羰基-(3R,4S)-4-苯基氮杂环丁烷-2-酮(III)下进行第二次酯化
形成下式所示的中间体化合物2’-(1-乙氧基乙基)-N-脱苯甲酰-N-(叔丁氧羰基)-C-7,C-10-二-X-CBZ-10-去乙酰紫杉醇(IV)
(c)将IV式所示的中间体化合通过氢解反应,脱去7,10-位上的X-CBZ,形成如下所示的中间体2’-(1-乙氧基乙基)-N-脱苯甲酰-N-(叔丁氧羰基)-10-去乙酰紫杉醇(V):
(d)将V式所示的中间体通过酸性条件脱去1-乙氧基乙基,形成下式所示的目标化合物多西他赛(V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酯化步骤中将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和DMAP溶于无水四氢呋喃THF,搅拌下将X-CBZ-Cl滴入其中,滴加温度-30℃-50℃,反应时间0.5小时以上,产生含有C-7,C10-二-X-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I)的溶液;该溶液经过滤,滤液调节pH至中性,二氯甲烷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浓缩,浓缩液经柱层析,得高纯度的C-7,C10-二-X-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I)白色固体;
所述溶于THF的DMAP的量为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摩尔数的2.5-100倍。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化剂的苯环取代基X=H,Me,Et,异丙基;或为Cl,Br,NO2,烷氧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酯化步骤中将摩尔比为1∶2的C-7,C10-二-X-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I)和1-叔丁氧羰基-(3R,4S)-4-苯基氮杂环丁烷-2-酮(III)溶于无水四氢呋喃,冷却搅拌下,将NaH加入其中,搅拌后,滴加双三甲基硅胺钠的THF溶液,继续反应,反应毕,加入饱和氯化铵的水溶液,得到含有中间体化合物(IV)的溶液,该溶液经蒸馏、纯化方式处理后得淡黄色固体(IV);
加入NaH的量为C-7,C10-二-X-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I)摩尔数的0.5-5倍,加入温度为-50~-15℃;
滴加双三甲基硅胺钠的THF溶液的量以双三甲基硅胺钠计,为C-7,C10-二-X-CBZ-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II)摩尔数的1-5倍,滴加温度为-50℃~-20℃,反应时间1-20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氢解反应中将中间体化合物(IV)溶于甲醇与THF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催化剂钯-碳,搅拌下通入氢气,脱去中间体(IV)C-7,C-10-位O上的X-CBZ,将反应液过滤除去钯-碳,得含有中间体(V)的滤液用于后继反应;或将滤液蒸干,经纯化处理得淡黄色固体(V);
加入的钯-碳用量为中间体化合物(IV)的重量的1%~10%,反应温度为室温,常压下通入氢气0.5小时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医药研究所,未经重庆医科大学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2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