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7910.6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邓红波;赵镝琼;陈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4;H01L23/367;H01L23/427;H01L23/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 置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的高速、高频以 及集成化使其发热量剧增,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地带走电子元件所产生 的热量,业界通常是在电子元件上加装一散热装置。
该散热装置通常包括一散热器以及与该散热器结合的一热管,该热管设 置成多段弯折,以增加热管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提高该散热装置的热传导 效率,然而,上述散热装置组装时,由于该热管设置成多段弯折,其很难与 散热器结合,造成散热装置组装困难。因此,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散热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以及一对第一热管,该散热器与该对第一 热管结合,每一第一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该散热器包括一对第 一鳍片组以及一对第二鳍片组,该对第一鳍片组与该对第二鳍片组相互错开 设置,每一第一、第二鳍片组上均设有一收容槽,每一第二鳍片组上还设有 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连通,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一部 分穿插于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另一部分由第二 鳍片组的开口进入并收容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内。
一种散热装置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对第一鳍片组以及一 对第二鳍片组,每一第一、第二鳍片组上均设有一收容槽,每一第二鳍片组 上还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二鳍片组的收容槽连通;提供一对第一热管, 每一第一热管包括一蒸发段以及一冷凝段;将每一第一热管的冷凝段分别穿 插于对应的第一鳍片组的收容槽内,使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的两端部凸伸出第 一鳍片组外;将第二鳍片组插设于该对第一鳍片组之间,使第一、第二鳍片 组合围成环状,并使第一热管的冷凝段由第二鳍片组上的开口进入第二鳍片 组的收容槽内。
上述散热装置中,该散热器由一对第一鳍片组与一对第二鳍片组组成, 组装该散热装置时,可先将该第一热管穿插于第一鳍片组内,然后再将第二 鳍片组与第一热管结合,解决了弯曲热管难以组装的问题,不仅便于第一热 管组装,而且还可充分利用空间。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热管与底座结合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第一鳍片组的立体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第二鳍片组的立体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中风扇的立体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组装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8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另一组装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热管的立体组装图。
图10为图9所示散热装置中热管与底座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其用来对一发热电 子元件(图未示)如中央处理器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基板10、与该 基板10结合的一热管组合20、与该热管组合20结合的一散热器30、设于该 散热器30中间的一导热柱40以及设于该散热器30上的一风扇50。
该基板10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板体,如铜板、铝板等。该基板10的 下表面用以与该发热电子元件热接触,该基板10的上表面上设有四个凹槽 13,这些凹槽13相互平行设置,以用于收容该热管组合20。
请同时参照图3,该热管组合20包括一对位于上方的第一热管21以及 一对位于下方的第二热管23。该第一热管21以及第二热管23均弯折成立体 型。
每一第一热管21包括一蒸发段211、一冷凝段212以及将该蒸发段211 与冷凝段212连接的一连接段213。该蒸发段211呈平直的扁平状,其收容 于该基板10上位于最外侧的一个凹槽13内。该连接段213由该蒸发段211 的一端倾斜向上即远离该蒸发段211一体延伸形成。该冷凝段212大致呈半 圆弧形,其由该连接段213的自由端沿圆周的逆时针方向延伸形成。该冷凝 段21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该蒸发段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