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理瓶方法及利用该理瓶方法的理瓶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101.5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晖伟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17/06;B65G17/00;B65G47/22;B65G47/248;B65G47/88;B65G47/34;B65G51/01;B67C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利用 理瓶机 | ||
1、一种理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泵抽取液体池尾部的液体,并利用输送管输送到液体池首端,在液体池中形成循环流动的平稳液流;
步骤二.将待整理的开口玻璃瓶随意放入所述液流中,玻璃瓶灌进一定量液体后,瓶口自动朝上漂浮于液体,并随液流漂流到分道机构中,并自动在分道间隔中排列整齐呈若干列;
步骤三.起瓶机构自分道机构前端逐行起瓶,并将玻璃瓶运送到倒液机构;
步骤四.倒液机构倒去瓶内的液体;
步骤五.将倒出液体后的玻璃瓶翻转到瓶口朝上或倾斜朝上;
步骤六.将玻璃瓶直立地落到过渡板上以便和下一道工序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稳的液流是以层流状态为主的液流;所述玻璃瓶是500毫升至640毫升的玻璃啤酒瓶;所述液体池内的液体是水、或浸泡玻璃瓶的碱性液体或酸性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理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由电机转动带动循环转动的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其上的第一瓶钩穿过分道间隔下方的缺口而将玻璃瓶底部逐行勾起而起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瓶被勾起瓶后靠于相邻两条第一滑轨之间,并沿着第一滑轨上行而后再沿其下行,使得瓶口倾斜向下而将瓶内的液体倒出,并流到其下方的液体池尾部;
所述步骤五中,所述玻璃瓶到达倒液机构末端后被推到衔接的第二滑轨上,第二链条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同步且反向循环运行,其上第二瓶钩勾住瓶底,沿第二滑轨倾斜向上运行到翻瓶机构顶部的一排与第二链条传动机构同步转动的输送轮处,使得每个玻璃瓶处于两个相邻输送轮之间;
所述步骤六中,转动的输送轮将玻璃瓶口朝外上方输送到翻板处,传动机构使得翻板向瓶底方向翻转,使得玻璃瓶自翻板和输送轮之间的间隙落下,这时,转动过来的拨瓶轮的L形缺口恰好承接到落下的玻璃瓶并继续转动,使玻璃瓶直立于翻板下方固定不动的过渡板上;过渡板上后续而来的玻璃瓶推动前面的玻璃瓶前移到下一道工序的装置上。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理瓶方法的理瓶机,包括壳体、控制箱、液体池、对液体池内输送液体以形成循环运动液流的泵和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池内的液流为平稳的液流,所述理瓶机还包括:
A.分道机构,设在液体池内的尾端,它具有若干分道间隔,每个分道间隔可容纳排成一列的若干直立的玻璃瓶通过;
B.起瓶机构,设置于分道机构外侧,自分道机构前端逐行起瓶并运送玻璃瓶;
C.倒液机构,承接于所述起瓶机构,将瓶口倾斜向下倒出液体;
D.翻瓶机构,与倒液机构衔接、将玻璃瓶翻到口朝上或倾斜朝上;
E.落瓶机构,前端与翻瓶机构衔接、末端衔接于理瓶后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池首端设有一个分液板,其与该处一池壁平行相对,并与两侧池壁连接而构成进液槽,所述分液板高度低于池内液位高度,且输送管的出液口位于该进液槽内,以使出液口的激流缓冲并平稳地溢流到池内呈层流状态为主的平稳液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池按照玻璃瓶漂浮于液体的运动方向顺次包括如下连通的区域:液体输入区、倒瓶区、提供玻璃瓶足够的漂流行程以变为直立漂浮的立瓶区、让液流加速的浅缓冲区、分道区、以及承接在倒液机构下方的抽液区;所述浅缓冲区的池底高于所述立瓶区的池底;泵的抽液管口设于抽液区,而输送管连通所述液体输入区;所述液体池为方型或根据厂房及生产线可用空间而设计为曲折型。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理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道机构包括一个平放的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若干直立的分道板,每两分道板之间形成所述分道间隔,每个分道间隔下的底板前端设有缺口;所述起瓶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滑轨、以及在电机带动下循环转动运行的第一链条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上连接着若干组相互平行且等距间隔的第一瓶钩杆组,相邻两第一瓶钩杆组的间距大于玻璃瓶的高度,每个瓶钩杆组上间隔连接着若干与分道间隔下的缺口一一对应、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缺口以勾住瓶底的第一瓶钩;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分列于所述瓶钩两侧,用以承接第一瓶钩从分道机构勾来的玻璃瓶,每两相邻第一滑轨之间的间隔小于玻璃瓶身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晖伟,未经杨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1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精细饲料
- 下一篇:N-乙酰甘氨酸的环保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