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遗留物检测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5255.0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健;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防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燕 |
地址: | 518034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遗留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遗留物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遗留物的检测是基于运动目标检测技术,运动目标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背景差法,主要是通过建立背景模型(背景图像帧),然后使用当前图像帧减去背景图像帧,得到场景中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想要得到的目标。现有技术缺点是:检测到目标后,然后直接判断目标是否运动,如果静 止时间足够长则认为是遗留物,但是,如果检测发生扰动,如有人经过这个目标,将无法准确判断目标是否静止。这是由于已有的技术在检测到目标后未对目标像素点作处理,当目标是在受到干扰时被检测到时,该目标就是不完整不真实的,这样,判断是否为静止还是运动时也无法做到准确,因为扰动变化,被测目标就发生变化,本身很可能是静止的目标却被误认为在运动,导致静止的遗留物被漏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遗留物检测方法及系统,它能够准确测定待分析的目标是否为遗留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遗留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检测不同于背景的前景图像,确定前景像素点,并将前景像素点特征化;
B1、对前景像素点特征化的持续状态进行计时,提取计时时间达到预设值的像素点;
C1、检测出由提取的像素点形成的连通区域,确定为待分析目标;
D1、至少分析目标的运动特性以确认是否为遗留物。
所述步骤A1中的特征化为:将前景像素点和其余像素点以不同值表示,形成二值图像。
所述步骤B1包括以下子步骤:
B11、为视频图像的每个像素点设置一个计时器;
B12、对每一帧的图像,判断当前帧的每个像素点的状态,如果像素点为特征化的状态则计时累加,如果为背景化的状态则计时清零;
B13、判断每个像素点的计时器值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是则提取该像素点。
所述步骤C1包括以下子步骤:
C11、对各帧提取的像素点进行连通区域检测;
C12、对所获得的连通区域进行标记;
C13、关联各帧之间的连通区域,将成功关联的连通区域确定为待分析目标。
所述步骤C1之后还包括提取连通区域的特征,对目标进行模式分类的步骤,将目标至少分为人和物两个类别,所述步骤D1包括以下子步骤:
D11、分析目标是否为静止状态;
D12、如果目标为静止状态且目标的类别为物时,则确定该目标为遗留物。
所述步骤D11包括以下子步骤:
D111、确定待分析目标之后,记录第n帧中该目标的外接矩形框的中心位置和面积;
D112、将自第n+1帧开始的连续T帧中的目标与第n帧中的目标进行比较,判断其外接矩形框的面积变化率和中心位置移动量是否超过设定阈值;
D113、若外接矩形框的面积变化率和中心位置移动量均小于设定阈值,则判断该目标为静止状态;
其中,n、T为预设正整数。
所述步骤A1包括以下子步骤:
A11、设置背景帧;
A12、通过图像检测获取检测图像帧;
A13、将检测图像帧与背景帧相比较得到前景图像,确定前景像素点;
A14、将前景像素点相对于其余像素点特征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遗留物检测系统,包括:
目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不同于背景的前景图像,确定前景像素点,并将前景像素点特征化;
计时处理装置,用于对前景像素点特征化的持续状态进行计时,提取计时时间达到预设值的像素点;
连通区域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出由提取的像素点形成的连通区域以确定待分析目标;
目标分析装置,用于分析所确定的待分析目标是否为遗留物。
所述计时处理装置包括:
计时器,用于对各像素点进行计时;
控制单元,用于判断当前帧的各像素点的状态,当为特征化的状态时控制计时器累加,当为背景化的状态时控制计时器清零;
像素点提取单元,用于提取计时时间达到预设值的像素点。
所述连通区域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由提取的像素点形成的连通区域并作标记;
匹配单元:用于对各帧间的连通区域进行匹配关联。
还包括用于提取连通区域的特征以对目标进行模式分类的目标分类装置,所述目标分类装置将目标至少分为人和物两个类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防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防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5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机曝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气虚型崩漏的中药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