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钛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904.5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曲建俊;陈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0 | 分类号: | C10M169/00;C10M105/36;C10M117/06;C10M133/12;C10M135/18;C10N30/06;C10N40/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机电产品的发展,对空调、冰箱等机电产品中的滚动轴承的静音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在轴承使用条件越来越苛刻同时,对润滑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长寿命、高/低温性能、低噪音等特性方面。润滑脂的噪音特性和低噪声脂的开发已经成为热门研究方向。
专利号为EP 0765374B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噪声复合锂基润滑脂,该润滑脂的滴点可达270℃(ASTM D566),包括:占润滑脂重量的2~30wt%的复合锂皂,占润滑脂重量的0.1~10wt%聚烷基丁二酸酐、聚烷基丁二酸或二者的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300-4000;
专利号为US 6407043B1的专利公开了公布了一种低噪声的复合锂基润滑脂,该润滑脂比聚脲基润滑脂的噪音特性更低,包括:两种稠化剂或三种稠化剂的组合,第一种为一种锂皂,即碳原子数为C12-C29的羟基脂肪酸,第二种为碳原子数为C2-C12的脂肪酸或脂肪族己二酸(或碳原子数为C1-C10的烷基酯)和C3-C24的羟基酸(或碳原子数为C1-C10的烷基酯)的组合,第三种为硼酸锂盐;
专利号为WO 2004/074413A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低噪声和抗高温特性的润滑脂,包括80wt%多脲稠化剂和0.1~20wt%聚脲稠化剂的混合物;同时,US 6916768B2也公开了一种低噪声的润滑脂,该润滑脂具有良好滴噪音特性、剪切性能及抗高温性能,该润滑脂包括80wt%多脲稠化剂和0.1~20wt%聚脲稠化剂的混合物,WO 2004/074413 A2和US 6916768 B2这两个专利分别对稠化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
专利号为CN 158021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噪声脲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胺和异氰酸酯与基础油混合并反应,待物料温度升高到100~150℃后,加入冷油使物料迅速冷却,研磨成脂,基础油是100℃粘度为4-40cSt的矿物油或聚α-烯烃油;
专利号为CN 197860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噪声脲基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胺和二异氰酸酯分别融化在基础油中,然后混合并反应,待温度降低到10~50℃时,加入酯类油,二异氰酸酯与有机胺反应生成的稠化剂占润滑脂总重的3~20wt%,酯类油的加入量为润滑脂重的5~15wt%;
专利号为CN 101087868A的专利(国际公布WO2006/015341)公开了一种可密封在小电机轴承中以降低噪声的锂基润滑脂组合物,包含:5~20wt%增稠剂和95~80wt%基础油,其中所述润滑脂组合物采用锂皂作为增稠剂,基础油为一种聚合物酯油。
上述专利具有低噪声特性的润滑脂,主要以锂基润滑脂和脲基润滑脂为主,一般轴承涂抹上润滑脂后振动速度值为:低频速度≤35μm/s;中频速度≤20μm/s;高频速度≤30μm/s。且上述方法存在润滑脂的振动速度不稳定,存在杂音的现象。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型低噪声脂稠化剂与基础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涂抹现有润滑脂轴承的振动速度为低频速度≤35μm/s;中频速度≤20μm/s;高频速度≤30μm/s,振动速度不稳定,存在杂音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复合钛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复合钛基润滑脂按重量份数由15~95份的基础油、5~85份的稠化剂和0.01~5份的添加剂制成。
本发明中的基础油是二元酸双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新戊基多元醇酯、己二酸异庚醇酯、己二酸异辛醇酯、己二酸异壬醇酯、己二酸异癸醇酯、壬二酸异癸醇酯、壬二酸异辛醇酯、癸二酸异庚醇酯、癸二酸异辛醇酯、癸二酸异壬醇酯、癸二酸异癸醇酯、十三碳二酸异庚醇酯、十三碳二酸异辛醇酯、十三碳二酸异壬醇酯、十三碳二酸异癸醇酯、邻苯二甲酸异庚醇酯、邻苯二甲酸异辛醇酯、邻苯二甲酸异癸醇酯、聚α-烯烃合成油或环烷基矿物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4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网络辅助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药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