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稻壳为原料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1201.7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金承黎;张洪彪;张蓉艳;余盛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纳诺气凝胶新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王荣海 |
主分类号: | C01B33/157 | 分类号: | C01B33/157;C01B33/1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原料 常压 干燥 制备 二氧化硅 凝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稻壳为大宗农业废料,我国每年年产稻谷约2亿吨,其中稻壳质量约占20%。由于稻壳纤维组织覆盖着坚硬的硅酸物,营养价值极低,可消化养分均为负值,且易引起动物肠胃疾病。由于木质素和硅质含量高,因此稻壳不易吸水,直接施放到田间作肥料不易腐烂。这种特性限制了其开发利用。现在,只有极少量稻壳得到了利用,如温州乌苏里江米业有限公司06年建成年发电量500万kW·h的发电厂。大量稻壳在农村或粮米加工厂堆积如山,成了难以处理的废弃物,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引起火灾,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无定形SiO2是稻壳的主要成分之一,占18.8%-22.3%,在稻壳中呈网状多孔结构。因此,在理论上存在着去除稻壳的有机组分,保存着硅的结构骨架,从而制得高吸附性、高比面积的纳米SiO2的可能性。早在1986年,我国就有人申请专利CN86107192,通过低温焙烧稻壳生产白炭黑,产品SiO2含量达98%,比表面积在60-150m2/g。至目前,已有许多专利和文献提出了通过焚烧或碳化稻壳制取纳米SiO2的方法。
CN1202993C所述方法利用无机酸处理稻壳,再经水洗、干燥、燃烧、粉碎等步骤制得粒径为30-80nm,纯度98.0-99.9%的纳米SiO2;CN1234605C通过含有氧化性溶质的溶液使稻壳中长链有机化合物裂解,然后加热氧化去除有机化合物,再用水、酸性溶液或其它溶液漂洗剩余SiO2以除去微量杂质,生产出微细、白色的、高纯度无定形SiO2;在CN1116128C、CN1039898C等专利中,也分别公开了利用稻壳灰生产无定形多孔SiO2的方法。相对以往矿石的提取SiO2而言,用稻壳作原料提取SiO2生产工艺简单,免除了复杂的除杂工序,生产过程易于控制,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大大提高了稻壳的利用率。
相对于普通的SiO2粉体而言,SiO2气凝胶作为一种结构可控的新型低密度、高孔隙率纳米多孔材料,因其连续的网络结构、纳米量级孔洞尺寸和颗粒直径(典型孔洞尺寸为1-100nm,网络结构单元尺寸为1-20nm,孔洞率高达80.0%-99.8%,比表面积高达800-1000m2/g)而具有明显不同于相应宏观玻璃态材料的力学、声学、热学、光学性质,如极低的固态和气态热导率、低折射率,低弹性模量、低声阻抗、强吸附性能等,在航空航天、化工、节能建筑、军事、通讯、电子、冶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21世纪的新材料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最为常见的SiO2气凝胶大多以正硅酸甲酯(TMOS)、正硅酸乙酯(TEOS)、多聚硅氧烷(E-40)、聚二乙氧基硅氧烷(PDEOS)等有机硅化物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技术与超临界干燥或常压干燥技术相结合制得。但有机硅化物价格高,不利于商业化生产。为降低成本,一些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稻壳焚烧或碳化后的稻壳灰上。
以稻壳灰为原料制备SiO2气凝胶的方法,如专利CN1222473C、CN1317188C均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需要采用高压容器,并对干燥时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严格控制,仍存在能耗大、操作流程复杂、干燥周期长、运行成本高、安全性能差等问题,不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纳诺气凝胶新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王荣海,未经绍兴纳诺气凝胶新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王荣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1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成型丝锥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真空绝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