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通话社会网络的垃圾短信发送用户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0953.1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黄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Q7/34 | 分类号: | H04Q7/34;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通话 社会 网络 垃圾 短信 发送 用户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短信过滤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从利用社会网络方法进行垃圾短信过滤 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短信这种先进的通信手段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此同时,垃圾短信也开始泛 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成了社会一大公害。统计数据表明,数目庞大的发 送短信总量中,30%以上是垃圾短信。垃圾短信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恶意欠费,给运营商 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的控制垃圾短信,并且从根本上避免垃圾短信给运营商 带来的损失,有效的发现和判断垃圾短信发送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为了解决垃圾短信泛滥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如关键字过滤方法(即通过设 置屏蔽的关键字,辨识垃圾短信发送用户)和发送速度频率过滤法(通过短信发送速度频率 来识别垃圾短信发送用户)等,但是使用效果都不明显。容易存在误识别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从垃圾短信发送者的社会目的性出发,有效的判定是否为垃圾短信 发送者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通话社会网络的垃圾短信发送用户识别方法, 以有效地识别垃圾短信发送用户的方法,进而达到控制和过滤垃圾短信的目的。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用户所接收的每一条短信,检测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在语音通话网络中的通话 历史状态:
2)、移动运营商进行用户状态判别:发送用户与接收用户是否处于第一状态,若不处于 第一状态,则标记此发送用户为可疑发送用户,所述第一状态为: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在语 音通话网络中存在通话记录,此状态也称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距离为1;
3)、对于可疑发送用户统计其发送短信的情况,并计算垃圾短信发送用户测量参数U;
4)、根据预设置的判定阀值,与可疑发送用户的测量参数U进行比较,若U值高于阀值 则判定该可疑用户为垃圾短信发送者。
测量参数U可按此计算:向非处于第一状态的接收用户所发的短信数/发送用户发送短信 总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将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替换为:
移动运营商进行用户状态判别:移动运营商进行用户状态判别:发送用户与接收用户是 否处于第一状态,若不处于第一状态,进一步判断是否处于第二状态,若不处于第二状态, 则标记此发送用户为可疑发送用户。
测量参数U可按此计算:向非处于通话距离为1又非处于通话距离为2的接收用户所发 的短信数/发送用户发送短信总数。
判断时,若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的所有通话距离为1的联系人集合相交为空,则判断为 不处于第二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将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替换为:
移动运营商进行用户状态判别:移动运营商进行用户状态判别:发送用户与接收用户是 否处于第一状态,若不处于第一状态,进一步判断是否处于第二状态,进一步判断是否处于 第三状态,若不处于第三状态,则标记此发送用户为可疑发送用户。
测量参数U可按此计算:向非处于非处于通话距离为1又非处于通话距离为2、也非处 于通话距离为3的接收用户所发的短信数/发送用户发送短信总数。
判断时,若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的所有通话距离为1的联系人集合相交为空,则判断为 不处于第二状态;
若发送用户的通话距离为2的所有联系人与接收用户的距离为1的联系人集合相交为空, 则判断为不处于第三状态;
或者,若接收用户的通话距离为2的所有联系人与发送用户的距离为1的联系人集合相 交为空,则判断为不处于第三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将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2)替换为:
移动运营商进行用户状态判别:移动运营商进行用户状态判别:发送用户与接收用户是 否处于第一状态,若不处于第一状态,进一步判断是否处于第二状态,进一步判断是否处于 第三状态,若不处于第三状态,则进一步判断是否处于第四状态,若不处于第四状态,标记 此发送用户为可疑发送用户,
测量参数U可按此计算:向非处于非处于通话距离为1又非处于通话距离为2、也非处 于通话距离为3、也非处于通话距离4的接收用户所发的短信数/发送用户发送短信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0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IP终端网络连接状态监测方法
- 下一篇:纸牌游戏服务提供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