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型风量调节阀及其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9450.2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支亮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F16K1/16;F16K24/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400浙江省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风量 调节 及其 制作 工艺 | ||
1.保温型风量调节阀,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转轴(8),和设于转轴(8)上的转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由保温夹芯板所围成,所述的保温夹芯板为包括两侧的基板(2)和中间的保温板(3)复合构成的保温夹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相对应两侧壁的表面分别固定有加强板(4),其中一块加强板(4)上设有若干个风量定位孔(5),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加强板(4)上,所述转轴(8)的一端固定有转轴调节件(6),该转轴调节件(6)的一端设有与风量定位孔(5)相配合的定位凸部(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为矩形阀体,其由四块保温夹芯板粘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加强板(4)上都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安装孔相配合安装,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加强板(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4)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阀体(1)的表面或通过胶粘剂固定在阀体(1)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制作保温夹芯板;制作加强板(4);组合阀体(1),使其两相对侧壁固定有加强板(4)、内部设有转页和转轴(8),并使转轴(8)与加强板(4)可转动配合;将转轴调节件(6)连接到转轴(8)的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阀体(1)的工序为:将保温夹芯板粘接成矩形阀体(1);在阀体(1)相对两侧壁的表面分别固定所述的加强板(4);将转轴(8)设于阀体(1)内,其两端分别穿过相对应两块阀体(1)的侧壁,并与加强板(4)上的转轴安装孔可转动配合,最后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侧壁的加强板(4)上;将转页固定到转轴(8)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阀体(1)的工序为:在保温夹芯板上固定加强板(4);在转轴(8)的两端连接两块已固定有加强板(4)的保温夹芯板,使该两夹芯板成为阀体(1)的两侧壁,使转轴(8)与加强板(4)上的转轴安装孔可转动配合,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侧壁的加强板(4)上;在转轴(8)上固定转页;在所述的两侧壁之间粘接另两块保温夹芯板,使其成为所述阀体(1)的上壁和下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加强板(4)的工序为:用冲压工艺,或者用机械切割、钻孔、浇铸的方法制作所述的加强板(4),该工序还包括在加强板(4)上开设转轴安装孔和开设呈弧形排列的半径长度相一致的若干个风量定位孔(5);所述的制作保温夹芯板的工序为:采用保温板(3)为载体,在保温板(3)两面分别复合基板(2),待固化后,即成保温夹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型风量调节阀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调节件(6)为条形长板,可由机械加工成形,也可浇铸成形,并在转轴调节件(6)的一端通过套接或插接或焊接或螺接的方式连接到转轴(8)的一端部,在其另一端设置定位凸部(7),该定位凸部(7)可通过螺接或插销的方式可选择相应的风量定位孔(5)进行定位;所述的加强板(4)通过螺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保温夹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支亮,未经支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94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